“限电”、“停产”等成为近期市场各方关注焦点。在上半年“双控”目标完成情况出炉后,各地更加快了步伐推进能耗“双控”举措,近期多地能耗“双控”趋严,纺织、钢铁等行业企业出现限产停产现象。
究竟能耗“双控”对市场影响几何?是长期影响还是短期影响?哪些行业更受益?基金投资者应该如何借道基金布局?中国基金报记者为此专访了博时基金行业研究部基金经理助理王晗、国泰钢铁ETF和煤炭ETF基金经理徐成城、鹏华基金量化及衍生品投资部基金经理闫冬、海富通基金量化投资部投资经理周其源、万家基金策略分析师钱海,以及德邦基金投资人士。
这些人士认为,“双控”从长期看是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也能够推动经济更加健康稳定地发展,从而有利于A股市场,对新能源、光伏等领域带来长期利好。但是短期对受益于资源供给侧的行业迎来利好,比如钢铁、煤炭、电解铝等,投资者借道基金布局要注意背后风险。
“双控”对市场影响或是长期的
中国基金报记者:您认为能耗“双控”对A股市场是短期影响?还是长期影响?
王晗:双控现象的背后其实有两段的目标,第一段是今年缺煤缺电,所以需要降低电力煤炭需求保证冬季用煤用电安全,这个是相对比较紧迫的问题,所以会对制造业有一定的冲击,从而影响A股短期的表现;第二段是中长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要求企业提升效率降低能耗,这个是相对缓和的,不仅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也能够推动经济更加健康稳定地发展,从而有利于A股市场。
徐成城:目前各地的能耗“双控”趋严的管控措施集中在国庆前后,这些举措的影响是相对短期的。不过在“碳中和”的大背景之下,随着政策不断加码,能耗管理日趋严格是中长期内确定性较强的趋势,大的政策趋势对于A股市场的影响是比较长期的。
周其源:我们认为对市场的影响是中长期的,能耗“双控”是“碳中和、碳达峰”国家战略目标下的具体落实措施。从大背景来讲,实现“碳中和”是我们国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动担当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必然对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带来深远影响。在碳中和实现过程中,将对高能耗板块供给端产生持续压制,将对清洁能源板块产生持续催化。从长期来看,能耗“双控”目标和我国经济发展结构将形成新的平衡关系。
钱海:近期“双控”限产主要是两方面的原因共同导致的:一是地方政府积极落实“碳中和”的政策;二是电力供给确实相对紧张。我们认为“碳达峰”和“碳中和”是未来数十年的国家战略,对于各行各业来说都是一次长周期的供给侧改革,进而导致行业内部低能耗、高效率的龙头公司优势更加明显,这对A股市场龙头公司的长期盈利水平和估值中枢都有影响。但对A股市场来说,周期品短期暴涨的现象则可能是相对短期的。
德邦基金:我们认为“双控”短期会对行业带来一定冲击,但中长期会优化行业格局。
有色金属、钢铁、化工、水泥等短期受益
中国基金报记者:在此背景下,短期耗能“双控”对哪些领域或者行业带来利好?能否谈谈?哪些行业应该短期回避?
王晗:从目前限产政策来看,我们发现已经扩展到多个省市和多个产业,双控影响的是整个产业链,但是对于各个环节的影响是不同。从历史经验来看,如果是本行业受限,往往利润上升幅度大于产销量降低,从而利多业绩,例如电解铝和工业硅;但是如果是上下游受限则会分别推高成本和降低需求,所以利空。我倾向于认为煤炭行业长期压力较大,限产下会明显压低电和煤的需求,从而缓解煤炭紧张的问题。
徐成城:受益于资源供给侧的行业迎来利好,比如钢铁、煤炭、电解铝等,这类行业需求旺盛但供给受限,价格不断提升。
部分对于原料价格比较敏感的下游行业(依赖人工成本价格的制造业,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等),在政策的影响下,如果不能向下转移原料成本压力,行业压力会变大。
周其源:上半年在“稳增长”的托底下,电厂社会库存消耗较大,导致电厂库存天数大幅下降,为兼顾居民生活供暖和用电,保证用煤用电的需求平滑,能耗“双控”的执行日趋严格,这是不得已而为之。
就短期来看,“双控”政策的严格执行,将导致限产较为集中的高耗能的上游板块更加供不应求,将导致相关商品价格上涨,具体利好行业包括有色金属、钢铁、化工、水泥等。当然,对单个上市公司来讲,也未必都是利好,因为:如果自身产能被限制较多,涨价受益无法补偿限产损失,那么反而可能是受损的。“双控”政策的严格执行,导致上游原材料涨价,自然不利于中下游制造行业,具体利空行业包括家电、汽车、机械等制造业。当然,对单个上市公司来讲,也未必都是利空,如果竞争格局较好,能够将原材料涨价,转嫁给终端客户,就能够规避利空。
钱海:一般来说,短期能耗“双控”,对原材料领域的公司有两方面的影响:一是会导致供给相对短缺,价格上涨会带来业绩的弹性;二是会导致限产企业和不限产企业收入差距拉大,行业集中度的提升。基于这条逻辑,“双控”对于上游行业一般都是利好,比如:煤炭、化工、有色、钢铁等,但在具体筛选的时候还要注意区分,如果公司属于未限产地区、行业龙头、能耗较低,那么公司受益的弹性就会相对更大。
但另一方面,对中游企业且同时对下游缺乏议价能力的公司来说,原材料的涨价会直接导致经营成本的上升、现金流的恶化,且很难转嫁出去。一般来说,中游的部分尚且没有建立技术优势、行业竞争格局不明朗的制造业可能需要短期回避,如:纺织服装、小家电等。
德邦基金:短期利好一些产能不足或稀缺资源的行业,这些行业可能会迎来一波“涨价潮”。相对地,一些高产能、高耗能的行业需要规避。
中长期利好新能源、环保、光伏等
中国基金报记者:从未来两三年来看,耗能“双控”影响之下,哪些领域具备中长期投资机遇?
王晗:我认为双控的本质是解决能源问题,而能源问题可以进一步分为总量和结构问题。总量角度来看,供给端必须大力推行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因此风电和光伏行业的长期成长趋势是比较明朗的;而需求端则面临重新洗牌的变局,效率高、能耗低、技术领先的优质产能会和落后产能拉开差距;结构角度来看,能源还会面临时间和地域上不匹配的问题,风光水等新能源都没有火电的灵活性,所以储能和火电灵活性改造需求空间较大。
闫冬:中长期看,能耗双控趋严将继续加速推动绿色能源占比提升,高耗能企业也会采取实质性措施加码节能降耗的投资与改造。除了市场已经持续关注的光伏、锂电等方向外,相对低估值的风电、水电、核电、氢能等也将长期受益。
徐成城:中长期来看,未来所有高污染高排放的行业都要为其高能耗买单。如下几个方向的行业或将迎来投资机遇:受益于增量逻辑的新能源相关产业:包括新能源车,环保(碳中和),光伏等;受益于供给侧改革逻辑的传统行业:包括钢铁、煤炭、化工等。
周其源:在“碳中和”大战略目标下,从化石能源调整到清洁能源,减少煤炭和石油需求,是能源结构调整的必然选择。如此,在减少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占比前提下,还要保障我国总电力供应,将势必需要大力发展光能、风能、水电、氢能等清洁能源,将对相关板块形成中长期投资机遇。同时,为了减少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大力发展电动车,也是大势所趋,这对电动车板块,也将形成实质性中长期利好。
钱海:从长期来看,能耗“双控”肯定会带来行业格局的变迁,规模较大、低能耗、高效率的公司竞争优势会更加凸显,可能会加速行业集中度的提升,我们认为上游原材料如:电解铝、钢铁、化工、建材等领域的龙头公司具备中长期的投资机遇。
德邦基金:中长期有利于节能环保领域,如储能、新能源等。
周期、能源、碳中和相关主题基金处“风口”
中国基金报记者:在目前“耗能”双控之下,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如何能借道基金布局?哪几类产品更适宜?背后存在哪些风险?
王晗: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跟踪行业政策和行业技术变化的难度和成本较高,所以通过机构进行布局是更加合适的。在产品选择上,可以考虑周期、能源、碳中和相关主题基金,可以更为聚焦。风险主要是短期双控政策持续性和碳中和碳达峰推进节奏的不确定性。
闫冬:投资者短期可以借道重点布局资源板块的基金参与产品阶段性涨价的行情,但也需要注意一级红色预警的省份内的上市公司减产的影响以及价格后续回落的风险。相对来讲,长期更适合通过配置低碳、环保、新能源等指数产品参与,可以减少单一行业带来的较大波动。
徐成城:建议投资者可以通过ETF基金布局相关产业,平滑个股风险。如钢铁ETF、煤炭ETF、光伏50ETF、碳中和50ETF、化工龙头ETF等产品,覆盖受益于碳中和概念的产业链。
周其源:投资者可以借道碳中和主题基金或者相关投资方向的产品参与市场机会,但相关行业多为成长行业,目前估值水平并不便宜,需要承受短期波动风险。投资者需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来判断。
钱海:在中长期的“碳中和”与短期的“能耗双控”目标下,上游周期品是很好的布局赛道,一方面上市公司大多属于行业的龙头公司,有望受益于行业集中度提升带来额外的成长性;另一方面,行业的周期性波动有望减小,盈利的稳定性提升有望带来估值中枢的回升。
可以在主动和被动的基金产品中寻找布局机会:第一、在主动产品中,可以挖掘一些偏好低估值风格的基金经理及其投资产品;第二、在被动产品中,可以通过煤炭、钢铁、化工、有色等领域的ETF或指数基金进行投资。
德邦基金:短期可以关注一些与大宗商品相关的基金,中长期建议关注节能环保、新能源主题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