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行情 >

新华社为何紧盯“币圈”那些事?

2021-06-02 12:47:05来源:金色财经

10天内连发6篇调查报道,从挖矿到交易再到融资,涉及虚拟货币产业链上的多个重要环节……新华社这组调查报道篇篇切中“币圈”乱象的要害,不仅在“币圈”掀起一股狂风,更将整个虚拟货币产业链存在的种种问题公之于众。

新华社为何要紧盯“币圈”那些事?

不能让“空气币”收割了血汗钱

崩盘、跳水、血洗……自5月19日以来,这些“惨烈”的词一遍遍地用在比特币等虚拟货币的行情走势上。每次价格大幅变动都牵动着“炒币者”的心绪,也刺激着每个围观者的神经。

比特币一夜大跌近30%,记者联系“币圈”熟人了解情况,哀鸿遍野。有的因加杠杆账面300万元瞬时“蒸发”,有的近期盈利全部回吐,有的因交易平台异常无法操作而损失惨重……

图为记者和一名投资者的微信聊天截图。5月19日,该投资者因虚拟货币杠杆交易爆仓,损失惨重。

一夜暴跌所带来的风险警示,强过千万次耳提面命,但这些惨痛的代价本是可以避免的。必须要尽快发出报道,将币圈的投资风险揭示出来!

5月20日第一篇向公众介绍币圈风险的稿件顺利播发,立刻引来市场普遍关注。随后10多天,虚拟货币经历了一波又一波“过山车式”的涨跌,新华社紧跟热点发出一篇又一篇调查报道,不少人从中看清了虚拟货币交易炒作的“门道”:

那些专注于通过“空气币”圈钱的创始人们,往往先注册一个空壳公司,花钱找外包团队设计一款“虚拟币”;通过打广告、办讲座、名人站台、网络直播等方式,将项目吹得天花乱坠;再拉投资者利用海外平台众筹“上市”、充值交易;巨量持有者操控价格飙升,吸引更多资金进入后抛售,“收割”投资人的血汗钱。

狗币、猫币、猪币、鳗鱼币……

“空气币”如空气一般,看不见、摸不着,没有实物依托、不具备应用价值。

这样的投机炒作标的一旦价格崩盘、潮水退去,带给投资人的只有巨大损失和悔不当初。

而且,就目前我国现有司法实践来看,虚拟货币交易合同不受法律保护,后果和引发的损失由相关方自行承担。

在采访过程中,受骗人曹女士的一番话令记者印象深刻。她说:“我知道投资虚拟币风险很大,但当时想的是,只要有人买入,我在中间转手,总能赚到钱。”

上当受骗被收割的投资者中,有部分受高收益驱使、被花言巧语欺骗,但也有不少人明知道可能是场骗局,却仍愿意铤而走险,寄希望于自己不会是“击鼓传花”的最后一棒。就是在这种“赌徒”心态下,不少投资者一步步落入不法分子布下的陷阱。

(图片来源:新华社音视频部)

因此,在系列报道中,记者常常花大篇幅来提示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苦口婆心地劝诫公众远离“炒币”,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

令人感到欣慰的是,稿件播发后的网友留言中,记者得到了正向反馈。不少人直言已认清投资风险,不会贸然涉足看不清、搞不懂的领域。

不能让高耗能“矿场”挤占宝贵资源

既然要起底“币圈”乱象,就必须从产业链的上游调查起。

比特币等虚拟货币没有实物,由计算机生成的一串串复杂代码组成,需要根据算法通过计算机运算获得,俗称“挖矿”。

虚拟货币挖矿要借助计算机运算,用于挖矿的“矿机”要具备极强的数据处理能力,一般功率较大。

“矿主”们为了早些挖出虚拟货币换钱,将许许多多台“矿机”集中起来形成“矿场”,没日没夜地开挖,因此电力消耗巨大。

5月26日,记者探访的一处“矿场”的厂房外观。其名为“数据中心”,实为“矿场”。新华社记者 张云龙 摄

“矿场”电力消耗有多大?必须赴实地一探究竟。但暗访这种隐蔽在深山峡谷中的“矿场”是需要勇气和魄力的。

从四川省康定市姑咱镇乘车,开过一段地图上都没有的土路,记者终于抵达了河岸边一处“矿场”。

简易厂房内,一排排大铁架子上,高速运转的“矿机”散发出阵阵热浪,风扇巨大的轰鸣甚至盖过了不远处大渡河支流巴郎河湍急的水流声。

通过与“矿场”几名康定本地运维人员攀谈,记者了解到,这家公司以“水电消纳”的名义、打着“数据中心”的旗号,实际从事虚拟货币挖矿活动。像这样直接从小水电站接电的“矿场”,该公司在川西地区还有十几个。

随着调研日趋深入,“矿场”的耗电量越发令记者叹为观止:

一些“矿场”一天就耗电上百万度;西部某省一家“矿场”一个月能“吃掉”4500万度电;西南某地的“矿场”一年耗电量相当于三个市一年耗电总量;全球比特币挖矿的电力消耗相当于一些中等国家的电力消耗……

5月26日,记者在西部某省一家“矿场”看到,每间机房的金属架上摆满了“矿机”,现场风扇轰鸣,机箱外侧满是灰尘。新华社记者 张云龙 摄

如此大的耗电量,既没有支持什么实体产业,也没有产出什么实际价值,更没有带动就业和税收。

记者走访的一家号称从事“数据业务”、实则挖矿的企业,去年月均耗电量高达2500万度,全年纳税却只有25万元,偌大的厂房只见到几名工人的身影。

在我国,比特币等虚拟货币交易平台在2018年就已逐步肃清,但是对于挖矿行为,当时监管未明确开展打击和治理工作,亦不曾鼓励。

在记者的印象里,早几年地方政府对于“矿场”的态度并不一样。有的明显“不欢迎”,有的则保持观望,只要“矿场”不违规从事金融业务、不参与洗钱活动、不“偷电”,便允许其经营。

一些“矿场”以“水电消纳”为名,打着“区块链”“大数据”的幌子从事虚拟货币挖矿活动,竟然堂而皇之地进入了某些地区的“水电消纳产业示范区”,成为水电消纳“示范企业”。

5月26日,记者探访“矿场”现场,一些设备“残骸”被随意堆砌在大厅一角。新华社记者 张云龙 摄

随着虚拟货币层出不穷,挖矿的耗电量也在爆炸式增长,这对我国能源供给带来巨大压力。

高能耗的虚拟货币挖矿行为,已引起了地方政府的高度警觉。今年以来,内蒙古自治区采取多项政策措施清退虚拟货币挖矿项目,截至4月底已关停清退35家挖矿企业。

这一次,国家和地方都传递出了更加清晰有力的信号。

5月21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的第五十一次会议明确提出,打击比特币挖矿和交易行为。

打击虚拟货币挖矿,不仅需要地方政府主动发文叫停挖矿行为,切断增量;还需要推出包括电价、土地、税收、环保等多方面的综合措施,推动存量企业有序退出。

不能放松制度的篱笆

“既然我国已经肃清了虚拟货币交易平台,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混迹‘币圈’?似乎并未耽误炒币。”网友常在对稿件的评论中发出类似疑问。

早在2013年,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门就发文明确,要求各金融机构和支付机构不得开展与比特币相关的业务。也就是说,从那时起,比特币不能兑换成人民币,也不能用于支付结算。

那么,国内“矿场”挖出的大量虚拟货币是如何变现、维持企业运转的?境外交易平台上国内投资人的虚拟货币是如何实现充值、提现的?

这说明,部分金融机构和支付机构没有严格落实相关要求,给虚拟货币交易平台留下可乘之机。在采访中,不少专家表示担忧:比特币等虚拟货币的投机风险会不会正向金融体系传导……

近期,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支付清算协会联合发布公告,再次明确:

金融机构、支付机构等会员单位不得用虚拟货币为产品和服务定价,不得承保与虚拟货币相关的保险业务或将虚拟货币纳入保险责任范围,不得直接或间接为客户提供其他与虚拟货币相关的服务。互联网平台企业会员单位不得为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提供网络经营场所、商业展示、营销宣传、付费导流等服务。

协会发声引导会员单位加强自律固然重要,但监管部门及时出手更加直接有效。有人建议:监管部门应对违规提供服务的机构加大惩戒力度,杀鸡儆猴。

其实,不该为虚拟货币交易炒作活动提供支持的,不光是金融机构。当前,对投资虚拟货币“一本万利”“一夜暴富”的包装宣传随处可见,视频网站、群聊贴吧有所谓“大V”引流,朋友圈有“资深人士”传授“炒币”经验,境外平台App能够在境内顺畅操作交易……

对虚拟货币交易炒作活动的监管,不是单一部门的单一监管,而是要综合施策。相关部门应根据各自职责参与进来,实施功能监管。

若只把比特币等虚拟货币作为虚拟商品买卖,普通民众在自担风险的前提下,有参与交易的自由。

但如果把虚拟货币包装成“一本万利”的投机炒作标的,吸引投资者涌向交易平台,就必须扎紧制度的篱笆、维护百姓的利益。

虚拟货币暴涨暴跌仍在持续,谁也不知道这列“过山车”何时驶到终点。不过,通过一系列调查报道,如果能让越来越多人远离“币圈”风险,及时踩下“刹车”,防止风险进一步传导,也便实现了新华社紧盯“币圈”的初衷。

策划:赵承

监制:胡清海

统筹:王敏、赵晓辉、王宇

记者:吴雨、陈健、毛振华、王辰阳、张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