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往定价逻辑遭遇重挫,市场新共识尚未完全建立的当下,什么资产才是下一阶段的核心信仰,估值与盈利哪个才是下半年的关键追踪指标?上市公司基本面又在发生着怎样的变化,在不确定的市场中如何寻找下一个确定性机会?
时值立夏,各家券商研究所也热火朝天地忙碌起来,扎堆举办的中期策略会透露着“百家争鸣”的味道。综合来看,尽管一些研究观点对下半年国内市场经济复苏进程略有担心,并继续提醒高估值板块的均值回归压力,但大部分分析师都不约而同地提到,部分高景气行业或将出现盈利增长所带来的上涨机会。
下半年经济如何复苏
在方正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周君芝看来,碳中和等因素或仍导致上游大宗商品存在供给约束,但上游价格能否顺利传导下游的关键在于下游需求能否起得来。如果需求能够起来,则有两点变化:第一,价格顺利向下游传导;第二,政策将会因为下游价格变化而发生调整。
“未来需求修复重点将更多落脚到服务消费,加上出口和地产维持韧性,我们看好需求进一步放量。”周君芝预计,随着经济全面修复,后半场最值得关注的变量是货币政策的边际变化,其中海外看点在于美国Taper信号释放时间,国内看点则在于银行间流动性边际收紧。
但华创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张瑜认为,2021年美国经济复苏走向过热是全球最大的确定性,国内仍存在着地产韧性、消费恢复等方面的不确定性。预计下半年,国内经济微回落+国内PPI高位+美国Taper预期发酵的组合,将带来国内经济周期中典型的“类滞胀”窗口——货币政策难有明确方向,资产价格波动提升,权益主线以盈利为本,债券主线以平淡为本。
她说,A股市场中,估值是主要股价波动的来源(长期看,美股市场盈利是主要波动,估值比较稳定),所以大部分时间估值比盈利波动更为主导股价。只有在类滞胀期,ROE格外重要,应当是主导投资选择的核心变量。而当下迈入类滞胀期,正是要切换这种思维的时候。
对此,张瑜给出的建议是,整体指数层面难有大机会,心态需放平和;超额流动性继续下滑之背景,令估值压力客观存在;正途只有一条——将ROE等核心盈利指标作为投资标的选择的主要抓手。
与此同时,开源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牟一凌则表达了对于估值的担忧。他认为,就全市场而言,以盈利消化估值本身并无难度,但疫情造成的历史未有之估值分化正面临回归的压力。高估值往往是对于未来理解能力群体自信的交易结果,因而均值回归具有历史必然性,但不具有时点必然性,这需要以基本面环境发生改变为前提。
但他也提到,基本面的确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现在中下游处在毛利率高位回落、订单增加的格局中,增量利润往中上游分配是客观规律。当下出口型企业的“交付义务”仍然在增加,意味着出口高景气仍有望持续,全球产业链在重塑过程中也为中国企业捕捉、创造更多机遇。景气扩散、信心修复和信贷资源的重新分配,将驱动制造业进行资本开支。
循着盈利锚定机会
“我们可以大胆预见,中国的证券市场已经走出了长期在3000点上下震荡的格局,积极拥抱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资本的共识。”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所长杨均明表示,本次市场调整已经接近尾声。从更长时间看,这种技术性调整只是小插曲,中国资本市场正处于黄金发展阶段。
杨均明认为,本轮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是世界上主要经济体的不断放水,以及疫情引起的供需混乱和错配造成的,尽管目前还不好判断最后的影响程度和时间,但随着疫苗的普及,世界经济渐渐步入正常轨道,这些因素也将消除。
“当前A股市场正走向成熟,未来走出长牛慢牛行情的条件已经开始具备。”对比海外成熟市场,国信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燕翔指出,本轮全球经济复苏方兴未艾,预计商品价格上涨将持续到四季度,而通胀对增加企业盈利的影响比抬升利率更大。
燕翔判断,2021年基本面重要性远大于流动性。二季度后,A股市场会有年内第二波主升浪行情。结构上看,中国优势竞争企业依然是长期投资方向,不会受通胀和流动性变化太大影响,短期通胀交易机会可关注周期和金融。
方正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胡国鹏认为,虽然估值承压,但盈利上冲动能也不可小觑,建议投资者关注高景气和低估值两条线索。具体包括:竣工逻辑下的地产后周期机会,尤其以建材、轻工为代表的建安产业链;受益于经济回升、库存回补,以及制造业产能扩张逻辑下行业维持高景气的钢铁、有色金属、化工等板块;银行、保险等低估值板块的均值回归机会。
而基于之前类滞胀的宏观环境的判断,张瑜同样建议选择估值极低、业绩下行风险较小的板块,如公用事业(水务、水电类)、非银金融;或者选择估值适中甚至偏贵,但景气有改善空间的板块,如银行、家电等;对于食品饮料、休闲服务,尽管类滞胀期业绩有改善空间、股价涨幅相对靠前,但考虑到当前估值已经较高,可能需要做一定的择时、择股。
牟一凌则表示,配置方面可遵循以下三条主线:一是钢铁、铝、煤炭、化工(化纤、PVC、纯碱、钛白粉);二是银行(低于1倍PB为主)、建筑、房地产、保险、交通运输(公路、集运);三是以“顺周期”为线索挖掘中小市值板块,主要涉及机械、电子、计算机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