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沪深股市历史上,绝大多数年份都出现过力度可观的春季行情,以至市场上有了“冬播春收”的说法。不过,今年春季行情虽然也算是发生过,但十分短暂。在2月18日,上证综合指数摸高到3731点,比去年收盘指数高出7.42%,并且是创出了2015年8月份以来新高。而就在广大投资者憧憬着股市再上一个台阶之际,行情开始了调整,不到两周时间就跌去了10.80%,此后一直维系弱势震荡格局,徘徊于3400点附近。现在已经是3月底了,在这个时候似乎已可以作出结论:今年春季行情夭折了。
一轮曾经为大家所普遍看好的行情,并且也确实像模像样地展开过,但却没有能够延续下去,这种状况的出现是有其内在原因的。
很多投资者发现,虽然在年初行情刚开始的时候,两市成交金额是有一定的放大,达到了单个交易日万亿元的水平,但是与2020年初相比,量能还是要逊色不少,而且万亿级别的成交也没有维持多久。尽管在这个阶段,市场上股票型基金的销售十分火爆,给人们以增量资金源源不断的强烈印象,可实际上其中有相当部分是投资者用赎回老基金或者卖出股票的钱来申购的,因此并不都是严格意义上的增量。
这里还需要指出的是,这期间内地资金南下投资港股的规模要数倍于香港资金北上投资A股。这也就是说,就陆港通的渠道而言,内地资金是呈现净流出的状态。从以上这几个方面来看,今年春季行情从一开始就存在资金供应不足的问题,这就弱化了其运行的强度。
此外,今年以来市场的结构调整,也是制约春季行情的一大因素。去年一些基金等机构投资者通过重仓持有少数核心资产类股票的方式,取得了很好的投资收益,也成为吸引外部资金申购基金的一个亮点。但是这些核心资产毕竟价格都不低,在估值方面的优势已经不明显,因此进入到2021年后就出现了调整。
而此时有部分资金开始在周期类板块中寻找投资机会,重点挖掘其中的中小市值股票,试图借机实现市场投资风格的转换。这样的思路不能说没有道理,在行情的运行上也得到了某种体现。但问题在于,由于实体经济还是处于恢复阶段,这就很难对周期板块的上涨提供实质性的支持。相关股票是有过上涨,但行情缺乏持续性。并且因为该板块涉及的行业太多,反映在市场上就是热点杂乱无章,形成不了向上的合力。此外,还因为这些周期股当前的效益也不能说非常好,稍有拉升与核心资产类的股票在估值上也就没有什么优势了。
如此一来,原来的核心资产股票跌下来了,而新启动的周期股又涨不高,短线资金在不同板块中快速游走,既无力推动真正意义上的风格转换,还带来了市场热点的紊乱。结果就是,不但大盘跌下来了,很多一度还有所上涨的股票,也没有能够坚持住,绝大多数投资者在这三个月中出现了亏损。无疑,市场结构调整上的无序,以及不同资金力量在投资重点选择上的分歧,也是导致春季行情难以深入的重要因素。
当然,今年春季行情的夭折,也与周边市场波动较大、10年期美债收益率飙升、部分新兴经济体国家开始升息以及地缘政治因素的变化等有一定的关系。不过,考虑到这期间周边市场总体走势还是要好于境内的A股,应该说这些问题的影响虽然存在,但不是最为关键的因素。也因为这样,接下去股市的走势,更多还是要看资金面的变化以及市场上能否形成新的热点。
一次比较充分的调整,在让股价明显下跌以后,客观上被动地改善供求关系,此外,在行情调整的过程中,真正具有潜力的热点也就会浮出水面。因此,尽管现在股市走势颇为艰难,但跌下去所带来的机会还是存在的。虽然春季行情不达预期,但今年毕竟才过去1/4,接下来的市场仍然是有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