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发展新图谱绘就
据中国证券报,在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查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中,关于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表述颇为丰富,包括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深化新三板改革、畅通科技型企业国内上市融资渠道等。
稳步推进注册制改革无疑是“十四五”期间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最大亮点。“注册制改革是‘牵牛鼻子’工程。”全国政协委员、证监会原主席肖钢表示,关键是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要坚持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真正还权于市场,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从全球范围看,注册制并没有一个固定的、统一的模式,我国股票市场具有新兴加转轨的特点,必须从我国实际出发,探索符合国情的注册制框架。
全国政协委员、中信集团总经理奚国华认为,注册制改革的稳步推进,保持了制度的连续性,稳定了市场各方预期,进一步提升了股权融资的市场化水平。注册制增加了A股市场的股票供给,监管也在强调退市机制的完善,有进有出,让整个资本市场更加健康地流动起来。他建议,监管机构应坚持“建制度、不干预、零容忍”的市场化监管思路,加快推行全市场注册制。
提高直接融资特别是股权融资比重是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重点之一。其中,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增强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功能是重要内容。全国政协委员、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杨成长建议,增强对企业上市的包容性和支持力度,持续带动发行承销、交易、监管、投资者保护等环节关键制度创新。以市场化的定价制度吸引更多优质公司上市,进一步优化资本市场发行生态。加快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值得注意的是,加快债券市场发展将成为未来资本市场建设的一个重点,主要包括完善监管机制、扩大市场规模、丰富债券品种等。全国政协委员、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贺强认为,从美日英等国的发展实践看,建设国债期权市场,与国债期货市场形成利率风险管理的两大支柱,对于发挥债券市场在资本市场的功能作用非常重要。他建议,优先推出市场需求迫切、基础流动性好的十年期国债期权品种,后续逐步对关键期限期权品种全面覆盖。
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据上海证券报,经过30年发展,我国资本市场已成为与经济体量相匹配、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的重要市场。资本市场是居民分享经济增长红利、管理个人财富的重要平台,并正日益成为市场化配置要素资源的主要阵地。“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高效率发展,是资本市场改革行至新阶段面临的新课题。
参加今年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业内专家及从业人士认为,当前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正不断形成、巩固,各界对大力发展资本市场的共识十分明确,“十四五”时期及未来一个阶段,我国资本市场将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基础性制度,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规划纲要草案明确提出,要畅通科技型企业国内上市融资渠道,增强科创板“硬科技”特色,提升创业板服务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的功能。对资本市场如何支持科技创新,证监会副主席阎庆民接受采访时表示,资本市场离不开科技创新,科技创新也离不开资本市场,除科创板、创业板外,未来资本市场还将重点服务先进制造、智能制造、新能源、新信息技术等行业领域。
借鉴国际最佳实践、尊重国情市情全面推进深改的资本市场,将日益与国际资本市场接轨。肖钢提出,稳步推进资本市场制度型开放,是构建我国新型开放型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推进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提高金融交易可兑换程度,需要进一步完善跨境投资和融资制度,规范跨境投融资行为,同时加强监管能力建设。
全国政协委员、申万宏源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杨成长提出,所谓资本市场的制度型开放,是要在对外开放过程中,实现我国市场的制度、规则、标准、做法逐步与国际市场接轨,这需要分步进行。同时,对外开放的过程,也是境内外机构、投资者相互学习的过程。
蓝图既已绘就,唯有星夜兼程奔赴未来。“十四五”开局之年,既是资本市场改革发展之路上的重要里程碑,也是资本市场开启下一个五年、十五年,乃至百年之路的起跑线。未来已来,朝向高质量发展启程的我国资本市场,正以更坚决的勇气、更务实的举措、更出色的能力,跨越“十四五”开局的起跑线,步入构建改革发展新格局的历史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