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行情 >

黄燕铭:市场格局仍将横盘震荡 重点推荐三朵金花

2020-12-02 12:59:09来源:第一财经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所长黄燕铭指出,市场格局仍将横盘震荡,重点推荐三朵金花。

一是从基建地产周期转变为全球原材料周期。重点在铜、铝等有色金属和石油化工、基础化工等传统产业。现在我们要推荐的是全球定价的原材料周期,原因是消费和出口两大动力,推动中国传统制造业再出发,由此导致企业需要大量补充原材料,拉动全球原材料行业的价涨量升。

二是从必选消费转向可选消费。重点是汽车、家电、家居、化妆品、服装以及旅游酒店等。国内良好的疫情控制,使得从2020年10月份起,可选消费的内需明显增加,加上出口需求的增加,可选消费品的行业景气度快速提升。

三是科技需要集中精力,重点在新能源和电子。当前科技板块的投资重点依然是在新能源以及部分的电子行业,主要包括新能源车整车及零部件供应链、智能驾驶产业链;电子的主要机会来自于下游需求确定、行业景气度持续提升的苹果供应链、汽车电子和军工电子方向。

研报全文:

2021盈利展望:拐点清晰,优选结构

1.1、全A两非:拐点之后的超预期

2021年盈利改善的超预期与盈利景气的持续性将成为投资策略的重心。我们认为盈利在2021上半年整体将符合市场预期,下半年在全球消费与制造业修复的共振之下,盈利修复有望超出市场预期。

当前就盈利的节奏和方向上,市场不存在分歧——2021Q1盈利见顶,Q2-Q4维持正增长。从基本面驱动出发,信用→订单→库存→经济驱动叠加2020Q1低基数影响,2021Q1盈利周期修复将至阶段高点,2021Q2将首迎盈利修复进程中的下行拐点。

信用周期→订单周期:本轮强力度宽信用的增量惯性或于1-2个季度后削弱,2021Q1后信用周期的边际收缩将驱动订单周期高位回落。2020年新冠疫情后,宽货币传导至宽信用,信用快速扩张带动订单周期上行。2020年4月开始国内PMI指数逐步上行,从7月开始PMI指数始终保持在51.0以上,8、9、10、11月PMI分别为51.0、51.5、51.4和52.1。往后看,尽管信用扩张将逐渐开始承压于流动性收紧预期,但短期内经济形势仍不支持货币政策转向,10月CPI、PPI分别为0.5%和-2.1%,信用周期将维持扩张至2021Q1.2021Q1后随着宽信用增量惯性的削弱,订单周期难继续保持高位。

订单周期→库存周期:订单周期上行驱动存货周期上行,工业企业正由被动去库向主动补库切换,但2021Q1后主动补库的力度与持续性存疑。从订单到产能的释放,还需要经历库存的缓冲。疫情后随着需求锐减、订单周期PMI砸坑,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累计增速短暂跃升后快速回落,2020年3月与4月存货累计同比分别高达14.9%和10.6%。7月开始,订单周期PMI的上行缓慢驱动存货周期上行,8、9、10月存货累计增速分别为7.4%、7.9%和8.2%,当前工业企业正由被动去库向主动补库切换。但随着2021Q1后订单周期的高位回落,主动补库的力度或逐渐弱化,持续性存疑。

信用→订单→库存→经济连续作用, GDP增速将在2021Q1创新高后迎来拐点。2021Q1GDP增速或超15%,将创千禧年来的新高。但在信用扩张边际收缩→订单周期高位回来→主动补库持续性存疑下,经济增速逐渐回落,预计2021年1-4季度GDP增速分别为18.2%、8.3%、6.6%和5.5%。

基本面周期节奏的变化驱动盈利周期2021Q1后逐渐下行,但市场关键的分歧在于盈利修复的斜率上:当前对于2021年一季度的高斜率已有较为充分的预期,对于Q2季度的斜率放缓也有预期,而预期模糊地带在于2021年下半年。展望2021年下半年,不仅仅是疫情后的反弹,更是在疫苗推进、全球贸易环境的改善背景下的要素再次有效分配、需求有效释放的过程,全球经济将会走向深度复苏阶段。我们认为,2021Q3-Q4的盈利下行的斜率会缓于市场预期,全球化的盈利修复具有较强的韧性。预测2021年1-4季度全A两非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58.2%、28.8%、19.3%和18.1%,下半年盈利下行的斜率将逐步收窄。

1.2、盈利修复的新星:可选消费与中游周期

拐点清晰之下,结构的重要性正在凸显。风格之间,盈利增速为科技>消费>周期>金融。风格内部,可选优于必选,中游周期优于上游、下游周期。

可选优于必选。内需层面上,国内经济修复使边际消费倾向提升,且聚集性消费正常化,需求修复提升可选盈利向上弹性。外需层面上,一方面美国对华关税存在下调甚至取消预期,家电、汽车、纺服等可选行业受益明显;另一方面疫情冲击下海外产能受限,纺服、家具等可选行业出现供给缺口,且欧美居家办公提升家具、家电等产品需求。往后看,疫苗大规模接种后欧美经济复苏将持续拉动可选消费需求。

中游周期优于上游、下游周期。中国制造业的全产业链及配套管理优势巨大,在全球新一轮复苏预期之下,“立足中国,面向全球”的中国制造业将迎来巨大的盈利空间。中游周期涵盖机械、光伏、化工等具有显著中国制造优势的行业,盈利有望持续优于上游、下游周期。

2

制造端周期:煤炭/原油/有色/钢铁/水泥/玻璃/化工/机械

2.1、上游资源:煤炭/原油/有色

煤炭:经济恢复需求旺盛叠加冷冬环境,动力煤需求有望持续高增支撑煤炭价格。根据国家气候中心预计2020年冬季冷空气活动频繁,全国大部气温接近常年同期到偏低,经济复苏需求恢复叠加冷冬影响,动力煤需求将持续高增。2020年5月以来动力煤价格(Q5500)已逐步修复,10月以来动力煤价格(Q5500)价格更是持续保持在600元/吨以上,未来动力煤需求将持续支撑煤炭价格。

此外焦煤行业供需结构优化,焦炭盈利价格提涨下盈利优化。焦煤价格(期货结算价)自5月份以来持续上行,10月以来焦煤价格持续保持在1300元/吨以上,焦炭持续提涨之下毛利水平可观。未来一方面下游钢铁需求仍将持续强势,同时供给端2021年也仍将维持环保主旋律,行业供需优化将持续支撑焦炭价格。

原油:OPEC+减产计划叠加全球经济复苏,油价底部将逐步抬升。6月以来布油价格持续维持在40美元/桶上下,原油需求端的不确定性是持续压制价格的主要因素。尽管11月9日辉瑞疫苗研发超预期之下油价有所上行,但疫苗信息仍未完全消除原油需求不确定性,短期内原油疲弱需求下价格难以持续上行。往后看,OPEC+减产计划叠加全球经济复苏预期强化下,油价底部将逐步抬升。

有色金属:铜铝价格已超疫情前价格水平,未来中下游需求有望持续拉动。2020年4月以来,铜铝价格强势复苏,截至2020年11月17日,LME铜价现货价为7050元/吨,LME铝价现货价为1944.5元/吨,分别较3月底上涨46.97%和30.59%。大金属铜方面,当前智利和秘鲁铜矿因疫情后并未恢复到疫情前生产水平,截至2020年10月我国从秘鲁和智利进口铜矿石及精矿累计增速分别为4.20%与-19.27%,铜矿进口持续处于低位。往后看随着疫苗落地市场开始交易复苏预期,叠加疫情期间铜矿资本开支压缩,2021年铜价在供需错配下价格有望持续坚挺。大金属铝方面,截至2020年11月16日电解铝社会库存已下降至59.60万吨。往后看国内竣工基建需求下金属铝表现值得期待,同时随着装配式建筑用铝量大幅抬升,叠加汽车轻量化、电动化后用铝量增加,铝需求或将超预期。

2.2、中游制造:钢铁/水泥/玻璃

钢铁:下游需求持续向好,库存去化趋势维持。截至2020年11月17日,螺纹钢价格为3889.0元/吨,较4月初的年内低位已上涨22.22%。从主要钢材库存来看,3月底以来库存持续维持去化趋势。往后看2021年钢铁需求向好趋势不变,汽车、家电、工程机械等行业景气度提升之下制造业用钢需求将持续保持高位。下游需求旺盛叠加供给上升弹性不足,钢材库存将持续去化。

水泥:强劲需求有望持续,区域进一步分化。2020年6、7月南方洪涝灾害后,水泥需求持续恢复。全国水泥价格指数在2020年7月31日年内见底后持续上行,截至2020年11月17日全国水泥价格指数较7月底已上涨13.23%,但较年初仍下跌7.47%。水泥产量同比增速在2020年7月短暂回落至3.6%后重新上行,8、9和10月水泥产量同比增速分别为6.6%、6.4%和9.6%。分地区来看,水泥价格区域分化明显,华东、中南和东北地区的水泥价格疫情之后恢复弹性大。往后看,2021年整体宏观需求将持续强劲,水泥景气度高位难落,但区域格局将进一步分化。

玻璃:历史极值演绎,高景气有望延续。2020年一季末在疫情影响下玻璃库存达历史峰值,同期玻璃价格亦为2016年下半年以来的最低点。但玻璃景气恢复弹性大,8月下旬以后玻璃现货平均价(浮法玻璃)始终保持在1800元/吨价格,为2011年以来的新高。同期玻璃库存大幅下降,生产线库存在4月中旬达到峰值5295万箱后逐步下降,截至11月13日生产线玻璃库存已降至3073万箱。当前玻璃实际在产产能已趋于平稳,供给端进入非产能扩张周期,玻璃景气度有望稳定保持。此外,除传统浮法玻璃外,汽车玻璃、光伏玻璃等需求也有望持续高增。

2.3、化工:纺服出口高增拉动上游化工需求

石化方面,织造订单超预期,涤纶长丝景气度持续。海外需求叠加订单转移,终端织造订单大幅增加,江浙织机开工率迅速回升,涤纶长丝价格企稳回升。截至2020年11月16日,CCFEI涤纶POY价格为5160元/吨,较4月上涨10.97%。涤纶长丝产销放量下库存已至低位,截至2020年11月16日POY/FDY/DTY涤纶长丝工厂库存下降至18/17/28天。

基化方面,地产竣工端MDI、钛白粉销量有望持续边际改善。我国聚合MDI出口占比稳步提升,其中2019年出口占比达39.5%,主要出口国为美国、荷兰、韩国。当前我们认为MDI海外需求最低迷阶段已过,随着全球经济缓慢复苏,MDI销量将持续呈边际改善趋势。2020年9月聚合MDI出口数量同比增长11.36%,已连续6个月边际改善。钛白粉也将受益于海外需求回暖,推动量价齐升。2020年8月与9月钛白粉出口数量同比增速分别为34.09%和33.45%。价格方面,钛白粉提价力度持续加强,目前钛白粉(金红石型)现货价已重新回到15000元/吨左右。

海外订单回流,纺服企业出口高增长带动下粘胶短纤、氨纶和染料继续保持高景气。印度等海外订单正呈现转移至国内的趋势,国内纺服出口受需求改善和订单转移影响下有望逐步改善,将带动粘胶、氨纶、染料等化工品景气修复。粘胶短纤方面,截至2020年11月12日,粘胶短纤(1.5D/38mm)价格为10600元/吨,已高于年初的9500元/吨。随着棉价的上涨,粘胶短纤作为替代品需求仍将继续上升。氨纶方面,受旺季下游纺服需求影响和成本端原料价格上行带动,产品库存去化顺利、产品价格有所提升。截至2020年11月16日,CCFEI氨纶20D价格为46000元/吨,较年初价格提升26.03%。染料方面,随着下游纺服景气的向上传导以及对未来经济复苏的预期逐渐乐观,印染厂在解决现金流和回款问题后有望逐步开启主动补库进程,促使染料价格触底反弹。

此外,海外开工不足叠加内需好转,轮胎业绩有望超预期。一方面,国内乘用车产销复苏,内需改善趋势明显。另一方面,受益于海外轮胎龙头开工不足,轮胎出口数量增速将持续回升,2020年9月共出口轮胎62.53万吨,同比增长16.61%。

2.4、机械:内外需双重刺激下,维持淡季不淡、旺季更旺

内需方面,三月底复工复产以来,工程机械销售持续快速增长,未来工程机械仍将维持淡季不淡、旺季更旺的良好态势。目前挖机销量增速领涨工程机械,10月挖机行业销量27331台,增长60.5%,其中国内销量23892台,增长60.7%。1-10月挖机累计销量26.38万台,增长34.5%,全年突破30万台概率较大,其中国内1-10月累计销量23.67万台,增长35.5%。往后看,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持续推进,基建投资作为经济增长重要部分稳定向上,以及存量更新将迎高峰,工程机械将继续保持淡季不淡、旺季更旺。此外,老龄化趋势下,招工难度及成本逐渐加大,制造业自动化趋势提速,工业机器人产销将持续高增长。1-10月工业机器人产量累计增长21.0%,其中10月增长38.5%。

外需方面,海外需求恢复带来机械设备出口持续增加。从出口数据看,以挖机为代表的工程机械行业出口增速将持续高增长,挖机出口数量同比增速在4月下滑至0.9%后逐步提升,7月至10月已连续四个月增速在30%以上。考虑到国产品牌在海外市场份额持续提升,若海外市场需求逐步恢复,预计后续工程机械出口有望加快。此外集装箱、工业机器人出口也具代表性,2020年9月集装箱出口金额单月增长78.3%,机器人出口金融增长37.8%。

3

可选消费:家电/汽车/酒店/旅游/家具/游戏/纺服

3.1、家电:海外供需缺口支撑出口高增

海外供需缺口难弥合,2021年出口高增可持续。由于欧美疫情加剧,产能修复上发达经济体的供给制约仍存。美国密歇根大学消费者预期指数逐步修复之下,美国家电新订单同比增速修复较快,但供给修复的滞后导致家电库存持续下降。同时新兴市场方面由于疫情启动较晚,后续疫苗的落地节奏也有所不及,传统制造业的订单回流过程将十分缓慢,对供给替代形成支撑。美国地产后周期角度,冰箱更为受益。9月美国新建住房销售同比增长33.93%维持历史高位,疫情后冰箱的出口数据与之同步性较高,主要原因为美国的其他家电品类工程渠道占比较大,仅冰箱需额外购置。库存角度,家电具备较大的补库弹性。若以2010年为基准,当前美国制造业的整体库存水平已至历史的15%分位。分行业看,尽管自6月以来美国家电的库存处于持续回补状态,但直到9月分位水平也仅有历史的21.8%,具备较大的补库弹性。

内需来看,地产后周期威力逐显,期房提供强力支撑。9月住宅竣工面积同比-10.5%,较8月少增0.8%,但考虑基数效应,9月净增0.3%,竣工面积与待售面积的增速差有所收窄。现房与期房的销售面积同比分别-17.9%和+1.3%,期房数据疫情以来首次回正。考虑现房、期房销售与家电景气的传导时滞约为3个月和8个月,后续年初以来期房销售的高弹性将为地产后周期提供强力支撑。此外,2020-2021年是中国家电更新换代的集中爆发期,关注冰洗的更新需求高占比。2010-2011年中国家电在“家电下乡”、“节能惠民”、“以旧换新”等一系列消费刺激政策下蓬勃发展。参考家电8-10年的安全使用年限标准以及消费升级背景下人们对超期服役品厌恶程度的加深,2020年预计将有1.6亿台家电产品达到安全使用年限,其中洗衣机3700万台、空调5200万台、冰箱5800万台、电热水器1800万台、吸油烟机1400万台,本轮家电的更新换代逻辑将延续至2021年。更新需求占比上,成熟度较高的冰洗达80%值得关注,而生命周期略靠前的空调约为50%。

3.2、汽车:销量持续高增长,盈利优势扩散

从行业销量企稳到持续维持快速增长,汽车行业的盈利优势未来将从头部企业扩散到整个乘用车整车板块。汽车产销在2月砸坑后快速修复,2020年2月汽车产销量同比增速分别为-79.82%和-79.08%,但至4月产销量同比增速已均转正,分别为2.41%和4.52%。5月以来,汽车销量增速持续保持在10%以上。从本轮汽车复苏周期来看,2020年4月以来汽车销量数据的强劲主要来源于乘用车强势表现。从下半年来乘用车产量及销量数据来看,整体呈现出产销两旺的趋势,其中乘用车产量数据自6月疫情恢复正常状态以来持续维持同比正增长,10月达到208万辆,同比增长7.56%,接近2018年来的高位水平。而销量数据改善幅度更为明显,自5月销售完全能恢复以来当月同比稳定在10%-15%以上,其中10月销量211万台,同比9.46%。从终端需求看,2020年8月汽车消费指数为77.8,已持续三个月上升,且明显高于去年同期,汽车销量未来预计仍会有较快增长。

除销量上升外,本轮乘用车销售均价也处于持续上涨,进一步体现需求复苏而非依赖于降价促销。汽车高景气度并非仅仅体现在乘用车销量数据的复苏上,价格上来看当前乘用车价格也出现了明显的上涨,其中乘用车销售均价由年初的14.5万元/辆左右上升至当前接近16万元/辆。整体价格变化指数也处于持续上升之中,其中9月该指标达到8.72,处于10年来的高位。因此,乘用车市场2020年下半年以来出现的销量超预期并非降价促销的结果,而是出现了量价齐升的现象。

3.3、酒店/旅游:出游需求正逐步释放

人口流动正加速修复,商旅刚需支撑起现阶段酒店需求,未来出游需求逐步释放将成为驱动酒店客流环比改善的重要增量。当前人口流动正加速修复,9月铁路客运量为2.35亿人次,较去年同期恢复至78.7%,8月民航客运量为4597.6万人次,较去年同期恢复至84.7%。4月以来,商旅活动的率先恢复成为驱动住宿需求回暖的主要力量,未来随着经济活动的持续提升,商旅刚需住宿需求仍将继续支撑酒店需求。同时出游需求方面,受疫情影响年初至今居民出游需求受压抑,未来随着疫情去化,出游需求逐步释放将成为驱动酒店客流环比改善的重要增量。此外疫情之下单体酒店加速出去,但头部酒店由于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全年拓店速度并未受疫情影响,酒店行业集中度将跃迁式提升。

3.4、家具:零售市场需求释放

从需求端来看,地产销售正在逐步恢复,有力支撑家具需求。截至2020年9月,住宅销售面积和住宅销售额累计同比增速分别为-1.0%和6.2%,已有明显修复。竣工方面,截至2020年9月住宅竣工面积累计同比下降10.5%,修复略不及销售端。

同时,随着线下终端卖场恢复正常经营,家具行业的零售市场需求逐步释放带来逐季改善。2020年2月以来,家具零售额、建材家居卖场销售额呈现降幅收窄逐步修复。截至2020年9月,家具零售额同比增速为-0.6%,建材家居卖场零售额同比增速为-11.79%,尽管增速仍未转正但已大幅收窄。零售市场的回暖有望带来家具销售的进一步改善。

3.5、游戏:移动游戏市场景气度持续提升

移动游戏市场景气度持续提升,国内移动游戏市场销售收入持续保持高速增长。2020年一季度受疫情影响国内移动游戏实际实现销售收入高达554亿元,同比增长46%,环比增长38%。2020年二季度实现销售收入小幅下滑至493亿元,但同比增速仍达26%。在经历一季度爆发式增长、二季度增速回落后,2020年三季度移动游戏实际销售收入与上季度相比有所回升,达到508亿元,同比增长仍高达25%。我们预计移动游戏市场2020年全年增速有望超30%,市场景气度持续提升。

云游戏将率先成为5G商用落地应用场景之一,市场规模将持续高增。云游戏是以云计算为基础的游戏方式,在将算力提到云端后,对带宽和低时延要求较高。随着5G基站建设提速,云游戏已具备快速发展的基础。云服务提供商、IDC服务商、游戏运营商和开发商有望率先享受云游戏行业爆发带来的红利。

3.6、纺服:零售大幅增长,出口将持续高增长

纺织服装行业零售快速恢复,线上零售增速有望修复至20%以上。9 月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达 1125 亿元,同比上升8.3%,增速为2018年9月以来的最高水平。9月服装线上零售增速为3.3%,尽管低于整体零售增速,但其增速恢复斜率非常稳定,后续有望持续修复至20%以上。

海外订单回流,纺服企业受益出口高增长。疫情影响之下,纺织服装出口大国印度自疫情后出口增速大幅下降,4月开始连续5个月出口金额降幅在20%以上。印度出口下降背景下海外订单回流,9 月我国纺织品和服装出口同比增速分别为14.84%和0.18%。同时行业景气度提升下,原材料价格快速攀升,328棉花价格指数接近15000元/吨,原有产业龙头公司低价棉库存优势显现。

4

新能源科技:新能源汽车/光伏/消费电子/面板

4.1、新能源车:2025目标之下销量高增可期

疫情之后,新能源车销量恢复已展现出巨大的弹性,上游景气度提升。2020H1受疫情影响我国新能源汽车整体销量为39.3万辆,同比-37.4%。7月开始新能源车销量逐步恢复,7、8、9月新能源车销量分别为9.7、10.9、13.7和16万辆,同比增长22.65%、28.22%、72.96%和113.17%。在产销增速的刺激下,上游景气度明显提升。电解液方面,六氟磷酸锂和碳酸二甲酯(DMC)价格自6月开始持续上行,碳酸二甲酯价格持续保持在10000元/吨之上。正极材料方面,电解镍(Ni9996)价格自4月开始持续上行,已超过年初114500元/吨的价格。锂价和钴价表现趋稳,锂价在经历2019年大大幅下行后已底部趋稳,钴价在经历8月的小幅上行后也趋于稳定,10月后四氧化三钴(>72%)价格稳定在210元/千克。

短期来看,2021年补贴政策延续、整体退坡幅度有限,同时新基建背景下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提速,配套设施完善有望进一步刺激销量。依据2020年最新补贴政策,2021年补贴标准将在2020年基础上退坡20%。按照目前最高单车2.25万元计算,2021年单车补贴最高退坡金额为4500元,整体影响降幅可控。此外,2020年3月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被纳入新基建七大领域范畴,此后从国家电网到地方政府均出台了一系列建设规划及补贴政策,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提速有望进一步刺激销量。

中期来看,2025年20%目标下新能源车销量增长可期,新能源车盈利或超预期。2020年11月2日,国务院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当前新能源车占汽车销量远低于20%,7、8、9月新能源车占比仅为5.37%、5.00%和4.60%,历史最高值也仅为2018年12月的8.45%。在2025年20%占比目标下,新能源车销量将迎来快速增长。新能源车盈利与销量的紧密挂钩,未来盈利可期。

4.2、光伏:竞价补贴政策超预期下,量价齐升

国内竞价补贴政策超预期下,光伏行业量与价均向上,业绩弹性较高。从量的角度看,未来1年光伏需求仍持续增长,6月国家能源局发布远超市场预期的光伏竞价补贴结果——总支持装机容量26GW,根据国君电新团队预测,2020年Q4光伏行业年化需求达160GW。因此,从业绩弹性看,光伏兼具科技股的成长斜率与周期股的量价弹性,盈利复苏斜率具有优势。从价格角度看,截止11月9日,国内多晶硅料价格较上半年末上涨42%,硅片价格也企稳回升。价格上涨一方面显示行业景气度明显回升,另一方面增大光伏产业链的业绩弹性。

从海外占比看,2019年光伏行业代表性公司海外业务占比达36%,随着海外疫情得到控制,光伏行业外需回升弹性较高。未来随着平价上网增加光伏行业盈利确定性,提升光伏运营商的盈利质量。

4.3、消费电子:5G手机维持高增长,TWS引领可穿戴设备

5G手机出货量持续保持高增长,换机潮下消费电子将持续保持高景气。2020年以来,国内市场5G手机出货量增速持续攀升,自6月以来已连续5个月5G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速超过60%。2020年10月5G手机出货量为1676万部,同比增速达572.1%%,环比增速达19.8%,占同期智能手机出货量的67.0%。从用户数来看, 5G用户数已替代4G用户数成为新的增长点。截至2020年9月,中国移动5G用户数达11359万户,较8月环比增长15.7%,同期中国移动4G用户数环比增速始终在1%以下。5G时代正在加速到来,看好苹果产业链为代表的的消费电子景气度,重点关注天线、射频前端、机壳、无源器件和散热等领域。

智能可穿戴设备将继续保持高增长,TWS、智能手表引领。全球智能可穿戴设备未来5年将持续高增长,IDC预测2020-2024年全球智能可穿戴设备复合年均增长率将达12.4%。TWS未来将成为智能设备标配,增量空间确定性较强。在苹果产品的引领下,无线耳机渗透率迅速提升,2020年全年TWS出货量将超2亿部,同步增速超70%。至2022年TWS出货量仍有4-6倍增长空间,代工市场空间广阔。

4.4、面板:LCD供需持续改善,5G换机拉动OLED

LCD面板供需改善,TV、车载等下游需求将驱动面板需求持续提升。2019年LCD 面板价格大幅下跌导致面板厂商经营情况持续恶化,各主要面板厂商为应对经营亏损压力,通过降低稼动率及关停产线来控制产出,LCD 面板供需格局已出现明显好转。从下游需求来看,电视依旧是面板下游最大的应用市场。2020年3季度全球TV出货量达6205万台,同比增长12.9%,环比增长38.8%。未来随着海外需求回暖,TV出货量在内外需共振下增加将继续拉动大尺寸面板需求。当前各尺寸TV LCD面板价格较5月已上涨超40%,未来在面板强劲需求下价格景气度将继续延续。此外,车载显示面板大尺寸趋势、5G智慧屏等均将为LCD面板带来进一步需求。

OLED方面,5G换机将进一步拉动AMOLED需求。智能手机是AMOLED 面板最大的应用市场。未来随着屏下指纹、屏下摄像头等技术的普及,将加速 AMOLED在手机端的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