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方式的改变,让消费诉求也发生相应变化,给建筑设计行业带来新思考。在为期4天的CADE建筑设计博览会上,新京报记者专访中国建筑学会秘书长李存东,了解后疫情时代建筑设计行业的变化趋势。
李存东认为,材料与设备专家与建筑设计师共同参与研讨,并提出系统化解决方案,是推动行业设计及技术进步的重要途径。此外,疫情让居家空间、办公空间等发生了改变,健康需求成为行业关注焦点。
新京报:疫情的特殊情况下,本届博览会有哪些亮点?
李存东:根据今年的特殊情况,本届博览会结合抗击疫情与后疫情时代的行业发展,组织了医疗建筑、健康人居和美丽乡村三大主题邀请展,其中特别依托医疗建筑分会组织的“新时代、新医疗、新建筑”主题展区,通过密切关注抗疫期间的中国建筑力量,向全世界展现火神山、雷神山以及各地方舱医院所体现出的“中国速度”和“中国奇迹”,致敬抗疫建设工作者。
此外,特展区域首次组织了“材料的可能性”专题展区,通过建筑师与材料企业的携手合作、共同研发,打破了原来材料展只展示材料、建筑师只展示设计的模式。通过两者融合实现了“启迪设计灵感,回归建筑本源”的博览会愿景。
新京报:系统化解决方案究竟可以解决哪些问题?
李存东:建筑设计行业与材料行业的系统化融合是一种创意与技术的集合,即让上下游企业相互打通,把规划设计、设备材料选择到建造使用串联起来,建筑设计整体可以完成互通互融,进而避免因中间环节冗长而产生的问题。设备工程师与材料专家形成系统解决方案,可以更好地加强建筑师对新材料新技术的认知,实现更多的设计创新和技术突破。
新京报:行业发展进入什么样的阶段,设计师应该如何应对?
李存东:目前大家普遍认为建筑行业已由增量发展进入到存量更新阶段,这也让“城市更新”成为焦点,需要设计师以解决更新中存在问题为导向,同时又要结合使用者的需求。建筑设计师应该改变工作模式,走入生活,多与使用者密切接触,更加深入进行设计。此外,中国建筑学会也在积极推进“建筑师负责制”在国内的进一步落实,以此提高建筑品质,与国际接轨。建筑师负责制是让建筑师主导设计,强调设计的价值,设计的引导,最后提升整个设计的品质、建筑的品质,以此推动建筑行业的国际化和高质量发展。
新京报:后疫情时代,建筑行业会发生哪些变化?
李存东:在众多行业影响因素中,数字技术的应用和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会对建筑设计带来较大影响。设计带有主观性,需要基于数字分析,让感性和理性相结合。整体而言,数字化技术会给行业带来比较大的变革。同时,疫情后,居家空间、办公空间都会发生一些改变,人们更关注健康的需求。应对公共安全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等,都需要融入到建筑设计中,这是很大的变化,关注健康是后疫情时代的一个重要方向。
新京报:面对行业现状及未来趋势,你有哪些建议?
李存东:建筑设计师不能固守原有经验,要不断地学习,必须有一种更加开放的态度去应对行业变化,对设计理想的坚持要与新变化相结合,不断地学习与实践,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