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疯狂的石头”(铁矿石)、“绝代双焦”(焦煤、焦炭)等黑色系商品期货价格走出一波“过山车”行情。
5月12日,铁矿石期货主力合约收盘价报在1337元/吨,较前一个交易日上涨约2.85%,盘中一度创下历史新高1358元/吨。2021年以来,国内47个主要期货品种,有45个价格上涨,其中20个涨幅超20%。
随后,“黑色系”期货经历了近一周的快速下挫,螺纹、热卷跌幅超1200元,铁矿大跌近300元,焦炭跌幅超500元,基本已将“五一”之后的暴涨回吐殆尽,而表现抗跌的焦煤、玻璃、纯碱,也连续两日补跌。
而现货市场方面,以钢材市场为例,全国螺纹钢现货均价一度冲破了6200元/吨大关,全国热轧卷板现货均价则一度冲涨超过6600元/吨;随后5月19日,国内11家钢厂下调建材出厂价50~200元/吨;据Mysteel调研237家流通商预估,5月中旬建材日均成交量约18万吨,明显低于5月上旬的30.5万吨。
大涨之后大跌的背后是多部门密集出手降温、交易所联手降温和多头平仓离场。
“炒作”潮退
“我们5月初就已经开始减持铁矿石期货多头头寸。”北京地区某私募机构一位高管向《中国经营报》记者透露,投机资金已经逐步离场。
本报记者根据瑞达期货每日发布的资金流向数据统计获悉,截至5月20日,5月份的11个交易日内,期货市场总体累计流出194.36亿元,其中商品期货累计流出332.15亿元。
随着投机资金的离场,铁矿、焦煤、焦炭、螺纹钢等黑色系大宗商品的期货价格迅速“掉头”,在这11天内走出了一波从暴涨到暴跌的“过山车”行情。截至发稿,文华黑色产业链指数已跌至163.71点,基本已将“五一”之后的暴涨回吐殆尽。
“前期铁矿石等大宗商品价格暴涨存在一定的投机炒作。”一位资深期货人士表示,由于阶段性供需关系以及受全球货币超发引来的通胀预期,今年以来全球大宗商品价格飙升,国内期货市场螺纹钢、热压卷板等钢材期货以及石油、有色金属期货等都出现了大涨。
早在4月底,中钢协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目前铁矿石过快上涨是不合理的,铁矿石价格对于预期炒作的成分很大。
工信部新闻发言人黄利斌也曾直言:“金融市场的短期炒作也对价格上涨具有放大效应。”
事实上,去年以来,机构资金通过各个渠道涌进期货市场。以基金为例,今年排名靠前的被动指数型基金,几乎清一色都是大宗商品概念。
此外,自去年下半年以来,银行理财、私募基金和TOF信托产品等,通过配置期货管理类CTA策略,买涨铁矿石期货等大宗商品博取高额收益。有媒体报道还称,部分期货管理类CTA策略通过3~4倍资金高杠杆买涨铁矿石。
除了机构资金外,大宗商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也纷纷入市,包括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上涨带来的企业套期保值和投机操作。
“有的铁矿石现货贸易商还通过将自己的库存给银行质押,再将这部分资金投入期货市场,买涨炒作以赚取更高的收益。”上述受访资深期货人士进一步表示,投机资金的涌入,加上企业套期保值需求激增,铁矿石期货价格涨幅扩大。投机力量使得市场矛盾进一步放大,同时贸易商囤积现货、捂货待涨的做法也促使现货供需失衡,“制造”供给库存不足的紧张氛围,致使大宗现货价格也快速上涨。
据江浙地区一位钢贸商人士透露,一些铁矿石现货贸易商开始奇货可居、捂货待涨,甚至违约,要求提高浮动价或长协定价才肯供货。
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雳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大宗商品领域有很多贸易商,不排除有一些贸易商存在这种囤积居奇的行为。前期的快速上涨,一方面受期货价格带动,另外一方面受全球货币超发引来的通胀担忧影响,但过高的涨幅会使得产业经济出现严重的失衡,所以此时宏观调控是非常必要的。”
监管急“降温”
“要加强期现货市场联动监管,排查异常交易和恶意炒作。依法严查哄抬价格特别是囤积居奇等现象。”5月1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如是强调。
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工作,已是7天内第二次被国常会“点名”关注。
陈雳认为,“国家层面多次发声要调控大宗商品价格,发改委、工信部、外汇局等多个部门接连发声,表明了国家政策对于调控当前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决心。”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韩乾向本报记者指出,“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会造成制造业企业成本上升,如果价格波动太大,对经营者而言充满着不确定性。”
“下游制造业饱受原材料价格暴涨之苦。”一位从事套期保值业务的咨询分析师告诉记者,从调研企业的情况来看,比如部分施工企业去年签订的工程项目,如果按照原来签订的螺纹钢价格(3600~4000元之间)来做可能会亏损。数据显示,全国螺纹钢现货均价一度冲破了6200元/吨大关。
据了解,5月12日的国常会后,市场监管总局和发改委组织调查组实地调查钢价波动原因,5月14日,唐山和上海两地分别约谈了当地钢铁企业,主要目的是遏制钢材价格上涨。
本报记者注意到,国常会上特别提出的“加强期现货市场联动监管”“排查异常交易和恶意炒作行为”等要求,也已经在期货交易所的举措中有所体现。
近期,郑商所、上期所、大商所等国内三大商品期货交易所加强市场监控,先后多次发布公告,对部分价格上涨过快的品种相关期货合约,采取提高交易保证金标准、提高交易手续费标准、扩大涨跌停板幅度等监管措施,抑制市场交投过热。
以铁矿石期货为例,5月19日,大商所正式发布了修改铁矿石期货合约及相关规则、调整铁矿石期货可交割品牌升贴水的公告。大商所相关业务负责人介绍称,新方案将铁矿石期货标准品铁品位由62%下调至61%,并创新性引入每半年动态调整的铁指标升扣X(可变量),对铁品位指标的升扣按过去一段时间的矿价分档设置,根据不同矿价区间确定适用的升价和扣价值。
“大商所调高铁矿石期货保证金、下调铁矿石期货标准品铁品位等举措,意味着持仓成本增加、投资风险收益比有所变动,这也是投机资金选择获利离场的重要因素。”前述私募机构高管分析指出。
陈雳对本报记者分析指出:“按照经济数据和未来发展走势,预计在下半年国家会通过有效的货币政策和基建限产政策调控国内需求,当需求回落后,大宗商品的相关涨价潮将有所缓解。”
在陈雳看来,目前的大宗商品上涨仍是结构性的,仍然主要是流动性的预期在作用。比如黑色系,国内的流动性不足以支撑涨价,主要看国内地产、基建、制造业的需求积极性。最近两月数据也显示,地产新开工面积低于2019年同期水平,但施工、竣工面积处于高位,表明目前主要靠存量项目建设支撑黑色价格。总体上说,当前需求仍然不能达到支撑其达到“超级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