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期货 >

国际领先的海洋经济示范区怎样造

2021-02-04 15:30:09来源:大众日报

海洋兴则山东兴,海洋强则山东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打造国际领先的海洋经济示范区,建设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国家深海基地、国家浅海综合试验场,在透明海洋、蓝色生命等领域牵头实施国家重大科技工程。逐梦蔚蓝海洋,重大科技创新如何发力突破?科技创新又如何赋能海洋经济转型升级?

“对海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科学、技术、产业三个方面,开展海洋科学研究首先要有平台,报告提出建设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等三个国家级研究机构或试验场,就是在为海洋科技创新奠定坚实基础。而聚焦透明海洋、蓝色生命等领域,是因为它们在经略海洋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海洋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魏志强委员举例说,中科院院士吴立新正在推进的“透明海洋”科技创新工程,通过先进的观测设备和技术对深海能“看得清”“道得明”“报得准”,为我们从近海走向深海提供了前提基础。

2019年5月,魏志强领衔申报“海洋大数据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并评审通过。目前,他主要集中于海洋大数据研发及工程化应用方面工作,这也是“透明海洋”科技创新工程的重要一环。“拥有海洋大数据可以更好认识海洋,掌控大数据才能更好经略海洋。我们将继续深耕海洋大数据智能分析领域,着力解决好海洋数据‘碎片化’问题。”魏志强说。

政府工作报告中两次提到“建设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这让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庞重光委员深感振奋。2021年是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正式投用的第一年。筹建两年多,该中心已经取得很大进展,形成了依托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集聚核心科学家团队、承担重大科技任务协同攻关的“1+X+N”模式,在健康海洋与生态安全、海洋农业与生物安全等方面,产出一批标志性重大原创成果。

“通过梳理13家共建单位的300多项可供转化落地的科研成果,我们推动了新型生物催化剂、健康绿色养殖等多项成果与企业转化对接。”中科院海洋研究所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李富超说。

在审议讨论时,代表委员们提及颇多的是建设海洋强省,就要加快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促进海洋科技与海洋经济的紧密融合。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海洋生物医药、智慧海洋等产业,开工建设10个现代海洋产业重大支撑性项目。

“目前,全省海洋产业产值已占到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20%,占到全国海洋总产值的近20%。但是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高度来看,山东海洋生物行业面临很多困难。如海洋新产品、新用途的开发不够,产品附加值普遍偏低。需要进行深层次的科技研发、功效验证以及市场推广,像海洋药物、海洋新材料等高端产品的开发和应用,更需要投入大量的科研资金和长时间的研发创新。”青岛明月海藻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山东省海洋产业协会会长张国防代表说。

去年年底,青岛明月海藻集团获批山东省现代海洋产业(海藻糖类生物制品)技术创新中心,该中心主要围绕海藻酸盐、岩藻多糖等活性物质在高值化开发应用领域关键卡脖子技术方面开展攻关研究。“目前,我们在藻酸盐组织工程材料制备技术、高纯岩藻多糖制备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并在生物医用材料、功能食品、化妆品、生物刺激素等领域开发了上百种新产品,实现了科技创新赋能海洋产业。”张国防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