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证监会的数据统计显示,2020全年共有396只新股相继登陆沪深市场,募资近4700亿元,上市企业数量和募资总额均创近10年新高。重组上市方面,2020年仅有6家完成借壳上市。这也意味着,2020年新股上市与重组上市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态势。
相对于2019年9家企业完成重组上市,2020年下滑幅度达到33%。与2015年的34家相比,简直有天壤之别。完成重组上市案例的持续减少,个中并非没有原因。
并购重组曾是资本市场的热门题材。沪深股市一度出现过单个交易日有超过200家上市公司停牌的奇特现象,其中绝大多数都是由于筹划重大事项,背后基本上都剑指并购重组。个中原因主要由于在核准制背景下,企业上市过程冗长,且上会审核过程中也存在太多的不确定性。企业走IPO渠道上市,不仅面临着巨大的时间成本,一旦被否,要么重新提交IPO申请,要么只有另辟蹊径,通过重组上市。一些企业为了达到早日上市的目的,往往会选择走重组上市这条“捷径”。
重组上市案例大幅减少,显然与资本市场开启注册制试点密切相关。注册制试点实行更加包容的上市制度,亏损企业、同股不同权企业、红筹企业等在A股上市已没有障碍。事实上,在注册制背景下,企业上市“宽进”的格局已经形成,一些原来只能通过重组上市的企业,如今也能通过IPO渠道实现上市了。并且,由于沪深交易所上市委审议通过率高,证监会注册率同样较高,从而使重组上市的吸引力大为降低。
除了重组上市案例的减少与注册制试点有关外,注册制也改变着资本市场其他多个方面的生态。核准制下,上市公司往往被认为是稀缺资源,因而上市公司的“壳”价值不菲,这也是此前众多上市公司每到年底掀起“保壳”大战的根本原因。而且,由于容易成为借壳的对象,小盘股也受到市场的追捧。但是,在注册制试点后,小盘股不再稀缺,壳价值被贬值,上市公司再掀起“保壳”大战也没有了任何的意义,特别是在监管部门不断完善退市制度的背景下更是如此。
注册制试点还有助于转变市场的投资理念。过去,众多投资者热衷于炒“小”、炒“新”、炒“差”,市场投机氛围较为浓厚。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注册制让更多企业有了上市的机会,挂牌的企业越多,意味着投资者选择的余地越大。业绩平平、质地一般的企业将无法吸引资金的关注,而质地较好、成长性不俗的企业将受到青睐。此时如果还抱着陈旧的投资观念,注定不会成为赢家。客观上,近几年来白马股、成长股涨势如虹,并不断创出历史新高,与注册制开启试点后,市场观念发生转变是分不开的。重组上市案例的持续减少,只是市场变化的一个缩影,注册制试点必将催生出市场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