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期货 >

日本要把 123 万吨核污水排入太平洋 核威胁距离我们有多远?

2020-10-23 18:30:38来源:钛媒体

问题只可能被掩盖,但绝不会自行消失,这是人类必须实事求是面对的困境。

现在距离 2011 年 3 月的日本福岛核事故危机过去差不多将近 10 年了。10 年之中,我们可能早已忘记这一事件。但根据日本最近公布的消息,日本政府决定计划将福岛第一核电站储存的 100 多万吨带有放射性物质氚的核废水直接排入太平洋。

原来在事故之后,沉入核反应堆底部的核废料必须使用大量的冷却水进行冷却,再加上雨水和地下水的大量渗透,每天将产生大约 180 吨的高浓度放射性的核污染水。截至今年 9 月,核电站周围已经建起约 1000 座钢制存储罐,用于保存 123 万吨的核废水。

从图片里我们可以自行感受下这个场景,根据日本政府给到的数据,这些储存罐最快将在 2022 年装满。用福岛核电站负责人的话说就是,他们已经别无选择,只有这个办法(排入大海)行得通。

但是此计划一经公布,首先遭到了福岛本地渔业协会和日本渔业联合会的坚决。这无异于将对当地刚刚恢复的渔业生产带来又一次的毁灭性打击。同样,这一举措遭到来自我国和韩国政府的强烈关注,我方劝日本慎重考虑,而韩国则表示如果日本真的行动,他们将向国内外法庭提起诉讼。对于我们大众而言,自然也非常关心这一排污之后,对海洋环境,特别是海洋水产会带来哪些影响,以后要是吃南美的大虾可能就要不香了。

年初有随着全球化流动而蔓延全世界的新冠病毒,未来可能有随着洋流跑遍太平洋的核放射物质,刚刚享受了十多年和平稳定、快速发展的国人,可能确实要操心下这个快速变化的世界在未来可能的样子了。

关于核能源以及可能造成的核危机,就像达摩克勒斯之剑一样,既带给人类巨大的动能,又是高悬头上的巨大威胁。这一次,我们主要谈一谈一个陌生的话题,核威胁到底离我们有点远。

一部核能发展史,也是一部核能存废的争论史

众所周知,爱因斯坦的质能转换公式和费米的链式核反应堆模型被发现之后,恰逢二战时期,核能一经发现,就被用于了原子弹的开发。那两颗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放的毁灭性的原子弹,一方面加速了二战的结束,一方面又开启了人类进入核威胁的冷战时期。

随着二战的结束,核能不仅用于大国之间博弈的核武器威慑,也开始用于制造稳定可靠的核反应堆,开始了对外输送电力的民用用途。

从 20 世纪的 50 年代,全球首座商用核电站开始,商用核动力反应堆就开始在全球多个国家陆续出现。截至 2014 年,全世界只有 8 个国家拥有制造核武器的能力,但却有 31 个国家拥有 445 台商业核动力反应堆,总装机容量达 387GW,这一发电量超过法国和德国所有电力来源的 3 倍不止。近几年,全球和反应堆建设又进入了一个加速期。

目前,五大核能发电国家——按照排名顺序分别是美国、法国、中国、俄罗斯和韩国,发电量占世界核电总量的 70%,美国和法国这两个国家的核发电量占全球总量的 47%,再次占到近一半,法国的电力来源中有四分之三来自于核电,而日本也有将近四分之一的电力来自于核电。对于传统化石能源紧缺的国家来说,核电无疑是最好的解决方案。

但是伴随着核能的扩张,关于核能的存废问题也一直被人们讨论着。核能最致命的问题就是核反应堆一旦出现问题,严重的核泄漏和核辐射将严重危及周围地区,甚至是全人类的生命安全。

墨菲定律告诉我们,担心的事情总会发生。截至现在,人类已经遭遇三次核泄漏事故,分别是 1979 年的三里岛核泄漏,1986 年的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和 2011 年的福岛核泄漏事件。

三里岛核泄漏是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核事故,被国际核事件分级评为第五级。此次事故虽未造成重大公共安全和环境灾难,但是让宾州当地经济大受影响,也影响了这一时期美国的核能建设。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更是人类历史上的重大灾难,成为核能历史上首例被国际核事件分级表评为第七级事件的特大事故。当时,切尔诺贝利核电厂的第四号反应堆连续的爆炸引发了大火并散发出大量高能辐射物质到大气层中,释放的辐射线剂量是二战时期爆炸于广岛的原子弹的 400 倍以上。最终导致数万人因辐射线死亡,数万人饱受癌症困扰,经济损失高达 2000 亿美元。

第三次重大事故就是 2011 年的福岛核泄漏事件,在混乱的救火和紧急处置等一系列措施之后,核泄漏状况仍然持续恶化,从原先的 5 级上升到同切尔诺贝利一样的 7 级,最终只能通过不断的注水降温的方式来冷却融毁的核反应堆芯了。

当时的苏联面对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没有行之有效的手段,只能通过 “ 封棺 ” 的方式用混凝土浇筑把整个反应堆给封闭起来,但并没有解决内部的高量辐射物问题,随着时间推移,水泥风化,现在的乌克兰政府必须要重新面对核泄漏的威胁。

日本则决定要彻底解决福岛的核辐射威胁,打算在 2040 年左右把整个核电站全部拆除改建公园。但关键问题在于要把沉入炉底的核燃料棒取出,而清除进入炉底的路障,接近核燃料,已经远超人类能够承受的标准,日本只能寄希望于能够完成如此复杂任务的专业机器人,但至今也没有实现,最终只有每天源源不断抽取出来的核废水。

现在已经快要爆满的核废水处理问题摆在了日本政府和民众的面前。

排还是不排,这是一个两难的问题

为什么日本政府不从一开始就将核废水排入大海呢?最一开始,这些核废水含有多种放射性物质,事故责任方的东电公司必须要采用多核素去除装置进行过滤处理,但这种装置无法有效去除核污水中具有放射性的氚,所以他们只能先将水储存起来,进行放射性物质的清除。

现在为什么日本政府开始同意排放这些核废水进入大海呢?官方给出的说法是,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项技术能够把核废水当中的氚清除干净,而且其他的核电站也是采取将带有氚的核废水直接排放入海的做法。因此,他们认为自己也将有权利这样执行。按照计划,排水作业将从 2022 年开始,持续数年之久,也就是一点点排放入海。

另外,官方还给出了科学解释称,氚的毒性较低,放射性的半衰期只有 12.43 年,不会对海洋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多少危害。

但是这些解释并未换来外界的信任,更没有得到福岛当地渔民的认可。作为直接的利益相关方,渔民的反应非常正常。一旦核电厂开始继续排放废水,又会使得当地渔业产生负面的影响,让好不容易恢复起来的渔业捕捞就会第二次陷入困境。

外界的不信任在于,可能没人知道这些废水当中除了氚,是否还残留了其他放射性物质。因为日本政府和东电公司不仅在此次福岛核泄漏事故的处理中有了多次 “ 不诚实 ” 的行为,而且在之前的核事故中,也存在多次数据造假、瞒报真相等情况。根据海恩法则,每一次重大事故的前面,必然隐藏着多次的轻微事故。而发生重大事故的原因,就在于没有对之前事故吸取教训,或者没有如实面对解决问题的意识。

现在东电公司为处理福岛事件已经花费了接近 2000 亿美元的代价,很难不让人担心他们是为了减少投入,而说服政府同意向大海排污。

据报道,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则发 Twitter 表态,认为福岛核电厂应选择更大空间来继续存放储存罐,以等待妥善的技术解决方案。也有日本民众质问,日本难道要牺牲掉国际声誉,将麻烦留给别人,也放弃已经坚持了 9 年的努力(储存核废水)。

一边是日本政府和企业急于摆脱的棘手麻烦,一边是民众对于自身利益和 “ 脸面 ” 的担心。另外,随着明年东京奥运会的临近,因为一些比赛项目离福岛废弃工厂不过 60 公里,日本政府也需要考虑奥运比赛的安全,还有世界各国的舆论压力,是排还是不排,怎么排,这将成为日本新任首先菅义伟在奥运会前必须解决的一大难题。

切尔诺贝利和福岛,一直敲响的安全警钟

日本最终是否会排放这百万吨的核废水?一定会的。但合理的解决方案不应该是一意孤行。正如联合国和中国、美国等国家所担心的,日本的 “ 冒险 ” 行为,会增加全球海洋的核辐射污染的风险。而正如中国政府所倡议的, 日本政府应深入评估福岛核电站含氚废水处理方案可能带来的影响,主动、及时以严格准确、公开透明的方式披露信息,在与周边国家充分协商的基础上,慎重做出决策。

也就是,一方面日本要制定更详细的排放计划,与周边国家做好协商,制定出一旦监测到有明显的核辐射风险,要有立即停止排放的预备方案。另一方面,日本这边要有对核废水检测的公开透明的信息公布,确保其他的放射性物质成分被有效清除。

在经济全球化的同时,全球的自然环境也已经变成了少数国家可以随意利用和攫取的资源,而海洋却可能成为地球上最大的一块 “ 公地 ”。而如果所有国家都抱着零和游戏的心态来对待这些全球性环境危机,海洋也将可能成为 “ 公地悲剧 ” 的牺牲品。

最后我们可能想问:“ 难道要停止核电的开发利用了吗?” 当然不是。在面对人类新一轮的能源变革,取代化石能源已经是大势所趋,而核能仍然是最具潜力和环保的能源解决方案。

至于安全性,我国从未止步。切尔诺贝利至今的 30 年时间,我国经过技术攻坚,已经掌握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核电技术 “ 华龙一号 ” 以及 “ 国和一号 ”,采用了几乎所有能做到的安全措施,成为世界上最安全的核电站之一。

人类经历了灾难沉重的切尔诺贝利事件和后果难测的福岛事件之后,应该对核电的开发使用抱以更加严谨和认真的态度。希望切尔诺贝利的 “ 墓碑 ” 只是代表过去,而福岛核电厂最终能够建成一座重新恢复生机的公园。

这才是我们的希望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