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行业最近两天重磅不断!
首先,在5月21日召开的宁德时代股东大会上,该公司董事长曾毓群透露,将于今年7月份左右发布钠电池。他说,纳电池已经成熟。另外,宁德时代与戴姆勒卡车股份公司将进一步深化双方合作伙伴关系。
其次,5月23日晚间,华友钴业公告,公司拟向关联方杭州鸿源购买天津巴莫科技有限责任公司38.6175%的股权,交易价格13.51亿元。这家市值过千亿的资源龙头开启了进军正极材料领域的征途。
第三,行业层面最重磅的事件更有重大进展。5月22日下午,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董事长赖晓明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的2021碳中和与绿色发展论坛上表示,按照国家安排,现在基本确定,在6月底之前全国碳排放权交易要上线启动。这可能进一步利好新能源行业的发展。
那么,这一曾经大火的风口中是否能再火一次?
8700亿巨头又放猛招
综合多家媒体报道,5月21日,在宁德时代召开2020年度股东大会上,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谈起了涨价:“钴被炒起来了,大家就去搞无钴;镍被炒高了,大家就都不要镍,但锂还在……如果谁在我们这儿拼命乱涨价,我们会把他们排除在外。”随后,他透露了一个重要信息:“我们的技术也在发展,我们的钠电池已经成熟了,氯化钠炒不起来,盐很多。”
纳电池要来的消息震惊市场。电池技术最近几年发展很快,但依然存在一些缺陷。纳电池或许可以弥补这其中的一些缺陷。有专业人士发布研报称,钠基电池(SIB)是一种使用钠离子(Na+)作为电荷载体的可充电电池。同锂离子电池相比,钠离子电池更适合作为大规模储能的器件,其具有三个优势:
1)相对于锂元素,钠元素的标准电极电位高0.3V,作为储能材料而言有更好的安全性能;
2)钠元素在地球上的储量丰富,地壳种金属钠的含量达到了2.4%,并且钠元素海水中就有丰富储量,开发方便;
3)钠价格便宜。钠基电池包括基于正极(含钠)、负极(不一定含钠)和钠盐电解液。在充电过程中,Na+离子从正极迁移至负极,同时电子通过外部电路传输。在放电过程中,发生相反的过程,Na+从负极迁移至正极。
钠电池的平均能量密度在90-150Wh/Kg,相比锂电池的250Wh/Kg,能量密度偏小。按照12Kwh续航100公里,如果单车续航700公里,则需约100Kwh的电池容量。如果按照锂电池250Wh/Kg能量密度计算,则锂电池的重量为400公斤。如果按照钠电池150Wh/Kg计算,那么重量会增加至约650公斤。如果都是按照平均2吨重的整车计算,使用钠基电池代替锂电池,重量提高约10%。这样的增重量,对于乘用车轻量化的要求而言,商用化的可能性不大。因此,钠基电池的替代场景在于部分储能和小动力电池(比如两轮车)领域。
目前学界已研究了多种金属磷酸盐和氟磷酸盐作为正极。其中有NaFePO4(三叶草型),Na2Fe(P2O7),Na4Fe3(PO4)2(P2O7),Na2FePO4F和Na/Na2[Fe1/2Mn1/2]PO4F。其中,Na3V2(PO4)2F3在室温下的Na半电池中显示出合理的性能,在平均电压为3.8V时可逆容量约为135mAh/g。对比锂离子和钠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由于能量密度偏低,钠电池适用于类似于目前使用磷酸铁锂电池的场景。这些包括短程电动汽车、储能系统(ESS)、电力公司的备用电源等。
千亿资源龙头也出手
就在宁德时代放猛招之后不久,华友钴业也出手了。
5月23日晚间,华友钴业公告称,公司拟向杭州鸿源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杭州鸿源”)购买其持有的天津巴莫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标的公司”或“巴莫科技”)38.6175%的股权(以下简称“标的资产”),标的资产的交易价格为135120.00万元。
同时,本次交易项下的股权交割完成日起,浙江华友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友控股”)将持有的巴莫科技26.4047%的股权对应的表决权等权利委托给华友钴业行使,华友钴业合计控制巴莫科技65.0222%的表决权。巴莫科技主要从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巴莫科技的主要产品为钴酸锂和三元材料(含高镍)。
据天津巴莫创始人吴孟涛将在CITE2018中国锂电行业企业家峰会说,公司主营产品高电压氧化钴锂材料已连续多年出口量稳居国内第一;高镍系材料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已实现产业化并批量出口,填补国内该领域空白。
其在官网上称,2017年度中国电池行业百强企业名单于天津揭晓,天津巴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榜上有名,以47亿元的销售收入名列第二十二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企业中排名第一)。
目前已经退市的众和股份曾于2014年计划入主天津巴莫。当时,众和股份也有一项资产在三元材料领域做得不错。然而,后面不了了之。从这项资产来看,质地应该还可以。不少投资者认为,华友钴业周一可能要涨停。
新能源风再起?
从以往的结构来看,若宁德时代和华友钴业双双出现大涨,新能车板块再度发飙的可能性就会大幅增加。然而,涉及到新能源的利好还不止微观层面,中观的产业端亦有重磅利好出现。
5月22日下午,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董事长赖晓明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的2021碳中和与绿色发展论坛上表示:“按照国家安排,现在基本确定,在6月底之前全国碳排放权交易要上线启动,我们现在主管部门的统一领导下,加紧做各项准备工作。”赖晓明透露,目前,全国碳市场的交易系统已经基本建设完成,相关的规则制度也已经完备。
天风证券曾指出,碳排放权交易体系是实现低成本碳减排的关键。全球及欧盟碳交易市场发展现状。我国碳交易市场建设稳步推进。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即将投入运行,新能源运营企业或将受益。碳排放权交易加速推进,新能源运营企业或将受益。
那么,新能源、新能车的风是否能再起呢?
从基本面来看,据民生证券数据 ,4月中欧新能车销量高增,中国电池厂今年一季度出货增速超平均水新能车销量方面,国内新能车渗透率继续提升至9.1%,预计全年销量将达250万辆以上。全球来看,今年一季度装车47.8GWh,其中中国电池企业出货增速远超全球平均水平。此外,光伏产业链涨价态势延续,华电集采结果有望引导组件价格预硅料价格进一步上涨,散单价格已到17-18万元/吨。
不过,从资金面的情况来看,似乎并不太好。涉及到新能车和光伏的ETF过去一周几乎全部都出现了份额下降的情况。显示资金对于这个行情还是心存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