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免税业“海南会战” 挑战中免一家独大

2021-05-23 06:29:03来源:中国经营报

日均2亿元的销售额,让海南离岛免税又火热了一把。

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全球旅游零售业务低迷,但海南离岛免税业绩节节攀升。自贸港的政策利好和消费者的购买热情,让品牌商和免税企业聚焦海南,力争在这里占据一席之地。

而原本占据垄断地位的中国免税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免”),在新牌照获得者入局后,将面临不小的挑战。“短期内,中免的地位很难被撼动,但长远来看,政策、渠道、供应链多方位的角逐,对各个企业来说都有机会。”一位免税行业分析师表示。

在我国旅游零售业务长期向好的趋势下,哪些持牌者能够突围?

日均2亿元

“这几款没货了,‘五一’期间人太多了。”中免海口日月广场免税店的一位柜员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

“五一”黄金周,叠加首届消博会的溢出效应,让海南离岛免税销售再起高潮。据海南省商务厅统计,5月1日至10日,海南离岛免税店销售额21.9亿元。其中,免税销售额18.9亿元,同比增长2.91倍;免税购物人数36万人次,同比增长1.96倍;免税购物件数179.2万件,同比增长1.48倍。

这一业绩背后,是国家不断放开的免税政策。更多企业被允许参与海南离岛免税经营,而更高额度和更多品类的扩容,也让离岛免税的蛋糕越做越大。

始于2011年的海南离岛免税,由于购买额度的限制和垄断经营,在免税价格上并不具有吸引力。但这一局面在2020年被打破,随着离岛免税购买额度提升,疫情影响人员跨境流动带来一定的消费回流,让海南成为购物天堂。

除此之外,引入更多离岛免税经营主体,让海南离岛免税再起高潮。这意味着,更多企业将拥有离岛免税牌照,而牌照,是中国内地免税业务的金钥匙。

目前,除中免外,海南旅投免税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旅投”)、海南控股全球消费精品(海南)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控全球精品”)、中国出国人员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服”)、深圳国有免税商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免”)均已获得离岛免税资质,正在开设或扩大海南离岛免税业务。

多家品牌商和免税企业的负责人均告诉记者,非常看好海南消费市场前景,将在海南探索拓展更多业务空间。

中免独大

离岛免税市场的火爆,不仅让中免的业绩大幅增长,也让其在世界旅游零售商中的地位迅速上升。

根据穆迪戴维特编制的行业基准《全球旅游零售商25强》,2019年中免在全球排名第四,仅次于Dufry集团、乐天免税集团和新罗免税集团。而到2020年上半年末,中免领先乐天免税集团,成为全球收入最高的旅游零售运营商。

这一成绩,与中免在免税行业中长期占据支配地位有关。

由于特许经营的免税制度,在中国内地经营免税业务需要获得国家颁发的牌照,而获得牌照的企业,还要根据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的不同要求,在规定范围和额度内经营免税业务。

在这一背景下,中免是唯一被授权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免税业务的企业,拥有口岸免税、离岛免税、市内免税店等业务。而其他几家获得免税牌照的企业在业务范畴和地域上均有所限制,业务规模远不及中免。

“日上机场免税店的销量非常好,但是机场的租金高,总体来说,公司的销售额和利润很大一部分由三亚免税店贡献。”一位接近中免的人士告诉记者。

中免2021年最新季报显示,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81.34亿元,同比增长127.48%,实现营业利润44.5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47.76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4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8.71亿元。报告期内受海南离岛免税新政实施的影响,公司离岛免税业务同比实现较大幅度增长。

离岛免税的火爆拉高了中免的业绩,但更多免税资质的放开,也让中免的地位面临挑战。

格局打破

在政策引导下,更多免税企业加入的适度竞争格局初步形成,对企业来说,有了牌照只是第一步,一场关乎品牌、渠道、运营等全方位的竞争才刚刚开始。

记者了解到,除了中免、海旅投、海控全球精品、中服、深免等几家企业已获得离岛免税资质外,有多家企业正在申请海南离岛免税牌照,这其中包括去年刚刚获得免税牌照的王府井,也有非传统免税企业。

未来的离岛免税市场,不仅仅是持牌企业之间的较量,还有与它们息息相关的国际免税商,以及品牌商。

“牌照只是门槛,有多少品牌资源,能够以什么价格拿到品牌供货,是企业长期运营的结果,也是我们这行最重要的能力之一。”一位免税企业内部人士告诉记者。

这方面,中免凭借多年的运营经验和强大的渠道能力,占据着一定优势。但新进来的免税商也在不断扩大与品牌的合作。记者在消博会期间获悉,在新开业的4家免税店中,三亚海旅免税城、中服三亚国际免税购物公园、海控全球精品免税城已官宣欧莱雅集团进驻。

欧莱雅北亚总裁及中国首席执行官费博瑞告诉记者:“美妆产业已成为海南自贸港经济增长的核心驱动力之一,我们希望能成为行业的先行者,充分把握海南自贸港带来的机遇,挖掘美妆零售业务的潜力。”

资生堂中国区总裁藤原宪太郎也表示,资生堂进入海南免税业务已超过10年,今后除了进一步发展离岛免税业务外,还将积极投资发展中国本土及世界各国同海南岛进行的跨区域的跨境合作。

差异竞争

目前,海南离岛免税店由政策落地之初的“两市两店”增加到“三市十店”,其中9家已开业运营,1家尚未开业。从分布上看,海口共有5家免税店,三亚共有4家,琼海博鳌有1家。这些免税店之间的差异化竞争是参与者在思考的问题。

海旅投董事长、总经理谢志勇告诉记者:“全球品牌很多,但真正引进海南的占比并不是很大,我们总体上会引进一些消费者热衷的品牌,也会引进一些跟其他免税运营商不一样的差异化品牌。”

发布新品牌、新产品也是未来海南免税战场的一大看点。“据一些调查发现,67%的海南游客会购买新品牌的商品,我们根据海南自贸港的消费规模、市场特点看,希望在这里推广一些新品牌,让消费者在海南体验,再到内地复购,形成有税和免税的良性循环。”藤原宪太郎说。

除此之外,各大免税商还在布局岛内居民免税业务。

目前,岛内居民消费的免税进境商品正面清单尚未公布,但已有多家企业在申请岛内居民免税业务经营资质。“经营岛内居民免税品的企业,我们主要考虑准入即准营,只要达到一定条件就能进入。”海南省商务厅厅长陈希说。

记者掌握的情况表明,各大免税商已经在筹备岛内居民免税店。“主要跟当地一些大型商超合作,日用消费品的销售可以带动流量。”一位国有免税企业人士告诉记者。

多家免税企业人士透露,岛内居民免税的相关工作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就等清单发布。考虑到不同于离岛免税以奢侈品为主的特点,岛内居民免税清单中的商品会以日用生活必需品为主。多位企业负责人表示,将考虑海南消费者的偏好,引进适合的产品。

普华永道中国消费市场行业主管合伙人叶旻预计,各经营主体之间各有差别,未来在海南更有机会出现百花齐放的局面。“中免在行业内发展的时间比较久,更能吃透优惠政策,在吸引品牌方面也能做更多举措。像DFS集团的话,他们的策略就是对标国际免税水平,所以会更多将国际品牌引入国内,更能看到高端、超高端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