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玩家最爱or智商税?泡泡玛特的泡沫正在被戳破

2021-05-16 12:29:26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K图 09992_0

从通过IP “Molly”一鸣惊人,到成功上市成为“盲盒第一股”,再到市值突破千亿港元大关,泡泡玛特曾一度引爆盲盒经济。然而,风光和热潮正在褪去。

5月14日,泡泡玛特报收55.3港元,与今年2月17日最高价107.6港元相比,股价几近腰斩。截至目前,公司市值为775亿港元,三个月不到已缩水超700亿港元。

本来,泡泡玛特就因品控糟糕、售后不佳等问题,备受玩家吐槽。加上盲盒涨价、业绩不佳、二次销售……一系列争议,使泡泡玛特在成为“泡沫玛特”的路上越走越远。根据21网调实验室的调查,以其为代表的盲盒经济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质疑。

七成投票网友认为盲盒是智商税

从盲盒诞生之日起,质疑声就如影随形。半年前,21网调实验室曾发起过投票调查。当时,超过6成的网友选择“没有(买过盲盒),一看就是智商税”。

综合来看,网友们将其视为“智商税”的原因主要有三:

一是部分盲盒被爆炒溢价高,存在泡沫之嫌;

二是盲盒不外乎是商家套路,诱导消费或拉新;

三是带有赌博性质,不确定性容易被“割韭菜”。

图片

近期,泡泡玛特的多款新品宣布涨价,SKULLPANDA、一禅小和尚等系列的价格由59元涨到69元。

对于此次涨价,泡泡玛特回应称:由于供应链原材料价格上涨,人工成本增加,因此采取提价策略以应对成本抬升。此外,潮流玩具在设计上更加精细,工艺更加复杂也导致了成本的增加。

然而,这个回应似乎不能让人满意。21网调实验室调查发现,不足一成的网友表示可以接受此次涨价幅度,两成网友表示无法接受涨价,更有七成网友表示从未买过盲盒,认为这是赤裸裸的“智商税”。

图片

投票数据的分歧同样体现在网友们的评论上。有的认为,真正的“真爱粉”不会因十块钱的涨价而弃坑。也有的反映,不同价位的玩具精细程度不同,且热门款的价格被“炒上天”。多数网友对泡泡玛特的涨价行为并不看好。有网友认为,盲盒59元的主流定价深入人心,涨价或许会自毁市场。还有预测,盲盒的泡沫迟早会破裂。

图片

泡泡玛特的泡沫正在被戳破

尽管泡泡玛特声称涨价是源于成本上涨,但更多的观点则认为,其涨价的目的是为了提振公司业绩。

作为“盲盒第一股”,泡泡玛特2月17日股价创新高至107.6港元,市值达1508.5亿港元。而5月14日的收盘价为每股55.3港元,股价几近腰斩,总市值为775亿港元,相较三个月前缩水近734亿。

今年3月26日,泡泡玛特披露了其赴港上市后首份年报。财报显示,2018年-2020年,泡泡玛特营收同比增速分别为225.49%、227.19%、49.3%,其中,2020年的业绩增速出现断崖式下跌。

泡泡玛特全年共销售超过5000万只潮流玩具。公司2020年的毛利润同比增长率为46.2%。但值得注意的是,这项数字在2018和2019年里分别是296.03%和265.85%。泡泡玛特的毛利增长已经有了明显的减缓趋势。

作为以IP为王的盲盒品牌,泡泡玛特的核心IP收入占比在2020年也出现了大幅下降。比如,Molly2020年销售额为3.57亿元,较2019年下降9910万元,收入占比为14.2%,较2019年下降12.9%。独家IP中,PUCKY和SATYR RORY的收入占比也有所下滑,2020年两者的收入占比分别为11.9%、1.4%,相比于2019年分别下降为6.8%、2.3%。

此外,泡泡玛特还面临着潮玩赛道上的激烈竞争。国内潮玩市场参与者主要有Dreams、Medicom Toy等日本老牌潮玩公司,泡泡玛特、52Toys、十二栋文化等国内新兴潮玩公司,还有网易、阿里、名创优品等跨界玩家。根据Mob研究院发布的《2020盲盒经济洞察报告》,截至2019年,泡泡玛特以8.5%的市占率排名第一,与第二名相差仅0.8%。

盲盒营销泛滥失控,多方呼吁监管

在不少人的眼中,盲盒市场的未来仍一片光明。《2020盲盒经济洞察报告》认为,未来5年,盲盒行业还会继续高速发展,预计到2024年,盲盒的市场规模将翻2倍,达到300亿元。

这种营销模式正泛滥于各大消费领域,商家相继推出了美妆盲盒、机票盲盒、外卖盲盒、考古盲盒等。但其不确定性,也为某些商家“暗箱操作”提供了条件,产品中混杂假冒伪劣、过期库存商品乃至违法违禁物品。不少消费者直呼:盲盒已经变味!

不久前,售卖猫狗鸟等动物的“宠物盲盒”引起了极大关注,值得深思。在“盲盒经济”的盛行之下,无论商家还是消费者,都需要在法律和道德的规则内行事,一旦逾越了底线,则会招致恶果。

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2021年第一季度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之不良营销手法专题分析》便针对盲盒经济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作出点名,其中包括:饥饿营销、虚假宣传助长了非理性消费行为;商品信息不透明,监管力度应加强。

中国消费者协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在接受《法治日报》采访时表示,盲盒的玩法虽“不透明”,但产品及营销模式必须透明。应尽快制定专门的盲盒生产销售规范,规定盲盒的信息明示制度,充分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从盲盒产品质量到销售方式再到抽取概率,均应进行明示,保障公开透明。同时,应提高盲盒产品的准入门槛,防止其成为商家“清库存”的手段。

盲盒热究竟会顺应市场的预测,成为潜力巨大的新市场,还是化成泡沫,难堪地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