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辉耀(全球化智库(CCG)主任)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中国已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目标,正向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第二个百年目标迈进。一百年来,由被压迫到走向独立自主,由一穷二白到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能取得如今的发展成就,重要原因之一是实行对外开放。
对外开放使中国突破了自我封闭下的因循守旧,抓住了经济全球化浪潮下世界价值链产业链转移机遇,并从技术、文化、制度、管理等多方面全力提升,在全球化发展中提高了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致经历了三大浪潮的推进与发展:第一次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到90年代的开放浪潮,主要目的是引进外国直接投资,用于各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项目;第二次出现在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一直到2012年左右;第三次是从2013年开始的主动开放期,“一带一路”建设、举办进博会、设立自贸区等开放措施,进一步增强了中国经济的活力。
改革开放使中国自身发展进程与世界政治经济体系进入深层次互动阶段,成为中国拥抱全球化发展的内生力量。改革开放不但从经济层面推动中国融入全球化发展,也从更大范围、更高层面使中国和世界建立了更紧密的联系,由此中国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心。
事实证明,积极融入国际体系为中国创造了巨大的开放红利。以开放促改革,市场规模扩大带来分工专业化,贸易自由化与进口关税削减带来的竞争效应,加速了本土企业的优胜劣汰,促进了资源优化配置,助推了产业转型升级。中国在大力促进生产要素流动、降低市场交易成本、创造国内统一市场的同时,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获得了积极的收益。
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快形成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党的十九大提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开放的领域从开放贸易到开放外资,从制造业向外资开放到现在服务业重点向外资开放,开放的方向原来主要是开放国门让外资进来,现在则是双向开放,更多考虑到“门外”拓展国际发展空间。十九大报告提出“积极培育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也充分体现了全面开放的特点。
在市场规律作用下,全球化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随着参与全球化发展的不断深入和自身经济的发展,中国从一个“搭便车”的角色逐渐转变成为一个反哺者,在全球治理中逐渐由旁观者、跟随者转变为参与者、引领者,通过自身发展推动全球化进程,并努力承担起更多国际责任。
中国不仅是拉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也是现有国际秩序的贡献者。中国在实现自我发展过程中,不仅从未主动与其他国家发生正面冲突,而且还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发展。中国认真履行《巴黎气候协议》规定的责任,发表《中国的北极政策》,在全球气候治理中作出了重要表率。这些都展现了中国积极参加国际多边合作和参与全球治理的积极态度和能力,彰显了中国愿与世界各国共同应对人类生存与发展挑战的责任感使命感。
与此同时,中国主动提出了设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多种全球治理方案,为全球发展提供蓝图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2020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依托我国大市场优势,促进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2020年底,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签署,中欧全面投资协议(CAI)如期完成谈判,同时中国表示积极考虑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都对中国推进制度型对外开放提出了更深层次、更宽领域要求。“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十四五”期间要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
中国改革开放持续推进,为开放型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动力。在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过程中,中国不仅将充分挖掘自身经济发展潜力,还将通过实施国际国内双循环战略,进一步激发“一带一路”、自由贸易区等国际合作平台活力,为世界经济恢复发展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