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量化私募业绩表现亮眼,颇受资金的青睐。截至今年1月末,量化私募整体规模已经超过5000亿元,百亿级量化私募增至10家。
然而,随着高频交易赛道逐渐拥挤,1月市场极致行情愈演愈烈,量化私募今年的业绩表现颇为惨淡。最新数据显示,量化私募基金1月平均收益为1.01%,其中CTA策略产品平均收益仅有0.26%。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随着A股陷入震荡调整阶段,中性策略的配置价值逐渐提升,值得关注。
量化私募1月业绩惨淡
凭借低回撤、收益稳健、风险可控等特征,量化私募近年来迅速崛起,逐渐受到资金青睐。不过今年以来,量化私募业绩表现却显得有些令人失望。
私募排排网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月底,纳入统计的2420只量化基金今年以来平均收益为1.01%,其中1543只量化基金获得正收益,数量占比为63.76%。
据统计显示,1月A股市场风格急剧偏离,以抱团股上涨为主,极端情况下全市场日均上涨股票仅一成,且集中在大盘股上,其余中小市值股票走弱。市场环境对量化alpha策略非常不利,导致1月份平均超额收益不高,再叠加中证500指数本身处于弱势震荡状态,股票量化策略遭遇alpha+beta双杀的局面。不过1月份股指期货的贴水扩张,对市场中性策略产生了正向贡献,所以其表现尚可。
分策略来看,股票量化中性居首,同期平均收益率为1.38%,股票量化策略次之。而管理期货量化策略基金较为惨淡,平均收益仅有0.26%,获得正收益的管理期货量化基金不足一半。
“市场上大部分CTA策略产品的周期都是中长周期,去年这类CTA策略赚钱效应显著,资金的关注度也有所提升,但这一策略需要市场具备较大的波动,赚钱机会也难以一直持续,2016、2020年均为中长周期CTA策略的大年,所以2021年不太可能有明显的机会,相关产品业绩也表现不佳。” 念空科技总经理王丽分析称。
资金还在快速流入
尽管1月量化私募业绩不如人意,但资金仍在快速涌入头部机构。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公示信息显示,1月新增备案私募证券投资基金2214只,占新备案基金数量的79.78%,其中百亿级量化私募宁波幻方量化备案产品高达61只,位居榜首,灵均投资备案基金数量为49只,九坤投资、明汯投资备案数量也超过了10只。
“资金对于量化私募的青睐,更多是基于去年量化私募的亮眼业绩,毕竟1月的波动不算特别剧烈,而且很多机构资金更重视长期业绩,一个月的业绩下滑很难影响头部私募的新产品发行,叠加渠道的大力宣传,量化私募依旧发行火爆。”沪上一位私募研究员表示。
念空科技董事长兼首席投资官王啸也认为,从长期来看,非标产品正逐步退出历史舞台,以往热衷于这类产品的客户有强烈的稳健收益替代需求,因此股票量化中性策略大有可为,资金也会陆续进入,另外,比照美国来看,随着资本市场愈发成熟,量化基金规模逐步加大,量化产品的超额收益将逐渐下降,所以投资者也更珍惜目前获取较高超额收益的机会。
后续哪种策略更“吃香”?
那么,在今年流动性边际收紧,经济逐步幅度的背景下,哪类量化策略更具投资价值?
私募排排网未来星基金经理胡泊表示,从策略的表现形式来看,中性策略和量化套利策略赚取的是确定性的收益,以规避市场风险为主,跟市场相关性较低,所以在整个市场大幅下跌的时候,中性策略和量化套利策略的表现会比较突出。而股票量化策略往往会对标某一个指数,属于指数增强产品,以赚取超额收益为主,因此在市场行情好的情况下,以指数增强为代表的股票量化策略产品表现更佳。管理期货则更多是做多商品期货和股指期货的波动性,所以在市场出现大幅波动,尤其是单边趋势明显的时候,往往会有比较好的表现。
“最近市场开始陷入调整阶段,因此中性策略或将表现突出,配置价值显著提升。”沪上一位私募研究员直言。
念空科技董事长兼首席投资官王啸也认为,去年全球流动性催生了指数的上涨行情,但今年市场将面临通胀和货币收缩等多种压力,未来6-12个月内指数上行的空间不会太大,以震荡或下行为主。这种市场环境下,中性策略的投资价值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