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世界经济在新冠疫情重击下深陷危机,在全球各国努力下逐渐复苏,2021年将迎来充满希望的反弹。但前路并不平坦,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世界经济仍不得不在艰难中前行。
百年一遇的经济衰退
百年罕见的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百年一遇的经济衰退。据世界银行、经合组织(OECD)等机构最新预测,世界经济增速2020年将下降4.4%和4.2%,远超2008年金融危机,为上世纪30年代以来之最;全球九成以上经济体同步陷入衰退,为世界经济史罕见。
一是短暂反弹后再陷停滞,经济复苏一波三折。2020年上半年,各国经济直线下坠,尤其第二季度,全球经济增速总体与2019年同期相比下降近10%;国际产业链供应链遭严重破坏,金融市场大幅震荡,全球货物贸易量前三季度同比下滑8.2%,全球直接投资上半年萎缩近半。主要行业都遭受沉重打击,娱乐、餐饮、旅游、交通等涉及人员面对面往来的服务业损失尤其严重。到了下半年,在各国抗疫情、稳经济的努力下,世界经济普遍触底反弹,多国在第三季度创增长纪录。但好景不长,9月之后,随着新一波疫情来袭,经济活动再受限。
二是复苏进度不一,世界经济分化加剧。发达国家整体衰退约5.8%,发展中国家总体下行3.3%,程度稍缓。发达经济体中,美国稍好,日、德次之,英、法等衰退严重。据英国智库“经济学人”等最新预测,2020年,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为-3.8%、-7.5%、-6.4%。发展中经济体,中国、土耳其等复苏较快,中国在第三季度末已由负转正,同比增长0.7%,全年可实现2%左右的增长;印度经济跌幅达9.8%,基本把过去两年多的增长全部抹去;拉美整体下滑7.8%,陷入“百年来最严重衰退”;其余板块也不乐观,俄罗斯下跌4.4%,东盟整体下降3.8%,中东北非负增长5.8%,南部非洲整体下降4.4%。
虽然如此,总体而言,全球经济最危险的时刻或已过去,隧道尽头亮光渐现。
前景光明但充满险阻
世界经济之所以能看到光明,最关键的因素是疫苗,以及各国史无前例的大规模救助政策。
预计2021年第二、三季度,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消费、投资、贸易等将稳步回升,世界经济将快速修复反弹,增长4%~6%。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继续引领全球增长,发达经济体随后跟进,世界经济将由2020年上半年的普遍性衰退转为普遍性复苏,预计2021年末季,世界经济总体将恢复到疫前水平。
据OECD最新预计,中、美、欧、日、印等主要经济体2021年将分别增长8%、3.2%、3.6%、2.6%和7.9%。
但世界经济复苏前路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一是疫苗的不确定性,其效果如何仍存变数,生产、配送、接种等环节都面临阻碍。预计2021年下半年疫苗才能在主要国家基本普及,在这之前,经济活动难以放开。
二是刺激政策能否持续。2020年全球主要国家总共已投入11万亿美元刺激经济,后续很难再大规模“供血”。
三是宏观经济的稳定性。一些国家财政紧绷,债台高筑,如果“断链”,可能溢出波及全球。
四是地缘政治与社会矛盾风险。历次经济危机,均引发持续的社会危机,比如美国的族群矛盾升级,西方仇外、排外以及右翼极端思潮上升。这些都不利经济稳定。
长期创伤短期难愈合
综观历史,历次大疫情都对世界经济留下永久性的“伤疤”,后遗症平均长达三四十年。新冠肺炎疫情同样将给世界经济带来长期性影响。
比如,疫情加重全球债务负担。据国际金融港协会统计,2020年全球债务规模将超过277万亿美元,占全球GDP比重将达到365%。其中,发达经济体债务占GDP的比重达到432%,且仍在上升。美国新增债务约为发达国家总额的一半,到2020年底其总体债务规模将达到80万亿美元。历史经验表明,巨额债务最终总是会以某种方式,成为经济增长的负担,并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消化。
此外,疫情拉大了社会贫富分化。近数十年来,全球化自由化快速发展,已经使得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社会阶层分化固化,导致西方反全球化、民粹主义思潮泛起,影响社会稳定与经济增长。疫情大大加剧了该分化进程,让社会收入结构更加不均衡。
疫情还导致劳动参与率快速下降,永久性失业增多,以及远高于2008年金融危机时的企业破产潮,加剧了世界经济“长期性停滞”。只是,疫情也加速了数字经济、现代医药等新一轮产业革命,为世界经济发展带来新希望。
(《半月谈》,作者:徐飞彪,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金砖国家暨G20研究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