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之后,新春之前,不少银行为打好2021年“开门红”,推出了不少较高利率的存款产品。
“去年我们这里为拉存款出现过送猪肉的情况,后来被监管处罚了。当前,我们虽然不送客户礼物了,但是临近春节,拉存款的任务却一点也不放松,也专门推出了一些利率不错的产品。”一位浙江省农商行高管称。
“过去理财产品收益率不错,出现了储蓄分流、‘存款理财化’的现象,但随着保本型理财逐渐退出市场、产品向净值化转型,理财产品收益率并不具有突出优势,并且出现波动,满足不了低风险偏好客户的需要。若出现合适的存款产品,会出现部分客户回流。”一位银行分析人士称。
而对民营银行而言,吸储压力依然很大。“我们因为缺少物理网点,吸储渠道有限,加上通过第三方平台揽储被叫停了,当下银行发展受到了很大制约,我们在业务合规下,想尽办法来吸储。”一位民营银行人士称。
银行揽储力度加大
元旦前后,第一财经记者走访部分银行网点发现,相较于2020年年底,2021年年初银行存款利率上涨不少。以一家国有银行为例,在2020年12月最后几天,在其手机APP上,一款2万元起投、3年期产品,年化利率为3.62%左右。而在元旦之后,该行推出了多款“迎新产品”,同样2万元起投、3年期产品,年化利率为3.82%。
“每年元旦之后,我们都会推出一些产品吸引储蓄客户,今年也不例外。如果到支行柜台办理业务,利率会比手机APP的更高一些。抢这类产品的额度大多在上午。”一家国有大行华北地区某支行个贷经理称。
“手机银行更多是用来购买理财类产品,定期存款类产品不是手机APP的主要营销目标。网点柜台是吸收定期存款的主渠道,利率执行较灵活。”另外一位银行人士对记者表示。
上述国有大行手机APP显示,一款持有期限239天的理财产品业绩基准为3.35%,一款270天产品业绩基准为3.22%,上述产品均标注为“中低风险”,起投金额较低。另外一款最低持有90天的“中高风险”产品上期参考收益率为4.2%,但起购金额100万元。
普益标准监测数据显示,2020年12月289家银行共发行了7348款银行理财产品(包括封闭式预期收益型、开放式预期收益型、净值型产品),发行银行减少14家,发行产品数量增加957款。其中,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人民币产品平均收益率为3.80%,较上期增加0.04个百分点。
另外,大额存单利率也较元旦之前有所上浮。元旦之前,年化利率在4%以上的大额存单几乎难以见到,而目前上述局面有所改变。例如,一款浙江地区新春特供限量版大额存单显示,年利率为4.2625%,期限三年,单户购买金额为20万元。“2020年末,我们银行各项存款为250亿元左右,较年初增长了10%以上。今年我们依然把拉存款作为春节前的重点工作,以大额存单作为开门红的重要工具。”发行这款产品的银行人士称。
从“靠档计息”转向“分期派息”
第一财经记者发现,不少银行的“靠档计息”增量产品已经叫停,而存量产品正在逐步压缩,一些民营银行为缓解资金端的压力,开始大力拓展“分期派息”存款产品。
以辽宁振兴银行为例,在其“振兴智慧存”存款产品中,起投金额均为100元起存,满1个月派息的每期派息收益率为3.55%,满3个月的每期派息收益率为3.8%,满6个月的每期派息收益率为4.35%,满12个月的每期派息收益率为4.7%。
辽宁振兴银行客服人员告诉记者,假如,有客户购买了满6个月“分期派息”存款产品,到期后收益率为4.35%。若不取出来,在账户里待5年的时间,5年后,银行会对该客户进行奖励,按照年化4.875%的利率结算。
若提前支取如何计算利息?产品服务协议显示,提前支取利息=提前支取本金金额x提前支取实际利率x当期接力期内实际持有天数÷360,其中,提前支取实际利率按照活期存款利率计算。
不过,上述服务协议有一条特别约定是,“智慧存产品存续期内的任一交易日,若提前支取的总金额超过上一交易日余额10%时,我行有权暂停受理您的提前支取申请,此时请您及时联系我行客服并预约支取时间,我行将及时处理。”
一位银行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收益性、安全性与流动性三者往往不可兼得,最多只能得到两个。“分期派息”在收益率上远远超过其他存款产品,兼顾了部分流动性,但同时支取的总金额会受到限制。
“上述分期派息产品不属于靠档计息。分期派息在流动性风险上低于靠档计息,因此并不是监管关注的重点。”麻袋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苏筱芮对记者表示。
第一财经记者还了解到,部分银行“创新”了另外一种方式的提前支取。例如,一款5年期产品,若客户购买了5万元,一年后,急需用钱2万元,可以支取这2万元,这部分的计息方式是以活期计算的。剩余的3万元,在5年后可以以当初约定的定息进行计算。
一位市场分析人士称,银行利用互联网的打法获客,是件好事,否则传统金融机构和互联网公司的差距越来越大。但是也需要注意合规性,不要进行高风险的“伪创新”。
银保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日前在答记者问时表示,银保监会同人民银行研究起草了关于规范商业银行通过互联网开展个人存款业务的规范性文件,按照问题导向、有序规范、防控风险的思路,推动该项业务平稳健康发展,有关情况将适时向社会公布。
对于未来互联网存款的走势,苏筱芮称,未来监管将会进一步阐述这类业务本质,明确持牌经营要求,明确银行相应资质要求,防范“地方法人跨区”风险,有效规范业务经营行为。规范营销宣传,防范销售误导,防范银行业机构滥用50万元存款保险制度,防范通过互联网平台不当手段“唯利率论”变相推高揽储利率。
“此外,服务标准将会细化,有效保护消费者权益;在技术层面,监管从应用规则、技术要求、风险防控、信息安全等方面出台相关规范性指引,加强技术约束。”苏筱芮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