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到 2020 年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要超过 8 万亿,到 2030 年达到 16 万亿。在人口老龄化和慢病低龄化的趋势背景下,供求不均衡的现状也为健康行业的发展带来多重挑战。依靠政策的支持、医疗服务的提升、医疗机制的改革来实现健康中国梦所起到的作用是有限的。加快实现医疗资源上下贯通、业务高效协同,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打通诊前、诊中、诊后各环节信息共享,实现现有公共卫生信息系统与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联通整合,是医疗健康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传统的医疗健康行业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比如看病难、看病贵,市场流通假冒伪劣医疗产品、医疗检查结果不互认、药品研发试验阶段样本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数据未能实现有效共享。
2020 年 3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指出,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和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推进政府数据开放共享,提升社会数据资源价值,加强数据资源整合和安全保护。明确提出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对构建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重要作用,强调政府引导数据要素协同向先进生产力集聚,市场主体规范数据开发利用。
数据共享和应用是推动医疗行业变革的基础,是构建行业新型发展模式的重要元素,为患者就医、医生治疗、政府决策、企业转型创造价值。因此,加强医疗健康大数据管理、建立医疗健康大数据开放共享机制亟不可待。
对于医疗健康行业而言,数据无疑是患者、医生、企业之间协同共赢的桥梁。而现阶段,医疗健康领域数据应用存在以下难点:
(一)数据化程度低于发达国家。大城市三甲医院的医疗设备和服务水平较高,电子病历具有一定的信息化水平,而很多基层医院和社区卫生机构,尤其是乡村卫生室数据电子化水平较低。
(二)数据标准不一,共享难度大,数据孤岛现象普遍存在。从技术角度来讲,不同医院之间信息系统来自不同的供应商,系统接口的差异造成数据共享有一定难度;从医疗主体角度来说,部分医院出于吸引患者流量的需要和保护病人隐私的诉求,在数据共享方面持保守态度;从数据内容角度来看,医生对疾病的定义和描述有所差别,数据结构存在差异化。
(三)存在数据泄露问题。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医疗健康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产生网络安全隐患。互联网时代数据边界逐渐模糊、开放,数据易被攻击,但行业数据安全保护手段还有待提升。
可见,数据确权和规范问题是数据在产业生态体系中流通的主要障碍,建立合理的数据信任机制是构建数据要素市场化体系的前提。
区块链具有分布式记账和不可篡改的特点,可为数据确权和使用方式提供技术支持,这也是中共中央对区块链发展的指导思想——着重定位于其对产业的赋能和变革。
健康上链,是基于区块链去中心化、防篡改、分布式存储等特性,建立互信机制,结合医疗场景开发医疗联盟链,提供对患者数字医疗信息的确权、存证、共享、溯源等数据治理服务,通过医疗机构、个人、医疗管理机构、运营机构等不同主体的共同参与,形成大健康联盟链,促成“互联网+医疗健康”安全、有序的数据互通互享机制,规范医疗行为,提升健康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推动居民健康管理和公共卫生监测,助力医疗健康行业转型升级。
基于数据要素,以健康上链为机制,实现以下功能:
(一)数据标准化存储与授权共享,建设全民健康管理系统。居民按照统一规则自主上传健康管理数据,随时查询健康数据,平台有效存储医疗数据并实现可控范围内的分享。按照联盟链规则存储医疗数据保证其结构统一。同时加⼊联盟链的医疗机构和服务机构,经患者私钥授权查看链上的医疗数据,方便查询。同时平台对居民进行身体健康监测、健康趋势分析,为政府提供决策基础。
(二)数据追溯与归责,规范医疗数据的应用。采用溯源机制,链上任何企业和医疗机构访问记录均被记录且不可篡改,实现了信息链条的“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同时通过分布式记账和权限管理方式,追溯信息泄露方主体,实时定责。此外,医疗数据上链分布式存储可以及时记录医疗过程,推动在线医保支付进程,也为解决后续可能发生的医疗纠纷提供依据。出现非合规事件时,智能合约会自主跟踪合规情况、实时向相关方发送通知,有效去除检查环节,简化执行流程,降低监管成本。
(三)对接市场服务机构,推进数字健康产业发展。基于用户健康数据,联盟链在卫健委等部门的领导下,合规共享个人健康数据、就诊记录、身体状况等一系列生命体征,构成医疗记录和体质征信评估系统。个人授权开放局部特定单元数据于医药电商、互联网医院、保险公司、健身机构、营养管理等机构,推动数据市场化配置和应用,提升产业价值。
(四)分布式存储,降低数据安全风险。患者的医疗健康数据链上化,通过电子病历将链上数据进行电子化显示,分布式存储每个患者的相关信息。上级或属地管理部门、其它医疗机构可通过智能合约,查询到医疗机构本地的数据。区块链将每一位患者的所有数据对节点、分布式存取,避免中心服务器单点篡改数据和丢失数据。
(五)加强过程监管,减少资金损失。健康上链模式对医疗健康行业各个环节和主体的交易行为和过程予以监管,提高企业生产服务效率,为患者和政府节约医疗费用,为企业降低运营成本。
根据普华永道研究结果,区块链最有可能创造价值的领域排名第三位的为医疗领域。
△图1 区块链最有可能创造价值的领域[1]
近几年,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CDC)与美国国家卫生统计中心(NCHS)开始基于区块链进行医疗健康领域的项目试点,以实现医疗数据捕获与利用、以及信息安全。据 WinterGreen Research和Global Market Insights 研究显示,区块链+医疗市场规模将逐年扩大,且增长迅速,预测 2024 年全球区块链+医疗的市场规模将超过 30 亿美元,区块链在医疗健康支付市场规模到 2025 年的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 65.7%。
正是由于医疗健康信息具有数据私密性和孤岛化的特点,使健康上链发挥更多的价值。面对医疗行业需求,区块链应用积极尝试落地。未来健康上链应用将聚焦于行业发展瓶颈,提出解决方案,重在需求为导向的模式应用。更确切地来说,区块链本身是作为一种连接工具,协调多种主体角色如保险公司、医药企业、体检机构、互联网医疗平台等机构,配合参与到新产业新发展新生态中来。
参考文献
[1] 数据来源:HIA数据服务平台《中国区块链+医疗发展现状与市场研究》
文/朱岩 赵红燕
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