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优基金的赚钱效应引来大量热衷于追涨的资金涌入,对于基金经理来说,这显然不是个愉快的体验。近期,部分绩优基金掀起限购潮。如金鹰民族新兴基金,自7月以来已经发布过4次“限购令”,最近一次限制申购金额已经控制在1000元。
绩优基金掀限购潮
上海一位管理规模超百亿元的权益基金经理向中国证券报记者直言,每个基金经理的资金管理能力在不同阶段是有显著差异的,基金经理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地提升资金规模,让其与当前阶段自己的管理能力相匹配。投资者不顾基金经理的能力极限,疯狂涌入绩优基金“撑大”规模,会导致基金经理因为能力不足而被动转变投资模式。不仅会降低预期收益率,还有可能打乱基金经理的正常成长步伐。
整体来看,近期发布“限购令”的公募基金普遍在今年取得不俗的业绩。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6日,前海开源新经济今年以来收益率达到90.97%,位居主动权益基金首位,金鹰民族新兴、长城行业轮动、信诚新兴产业、宝盈优势产业分列第二位至第五位。除了信诚新兴产业外,其余四只基金已纷纷限购。
以长城行业轮动混合为例,由于该基金业绩突出,吸引了大量资金申购。仅以定期报告数据来看,今年以来其资产管理规模一路攀升,二季度末规模为3.9亿元,较去年年底的规模增长了逾6倍。为了保护持有人利益,该基金采取了限购措施。自8月5日起暂停大额申购、转换转入和定期定额投资业务,单日每个基金账户的申购、转换转入和定期定额投资累计金额应不超过10万元。
另一只绩优基金,金鹰民族新兴自7月以来已经发布过4次“限购令”,最近一次限制申购金额已经控制在1000元。
业内人士表示,绩优基金限购主要有多个原因。一是基金规模上升过快,需要暂缓规模增长,避免大笔资金涌入稀释投资收益;二是保护投资者利益,避免追涨杀跌,通过限购将基金管理半径控制在较为合适的范围内;三是便于基金经理在投资策略与基金规模之间找到更适合的平衡点,避免规模过大对产品管理带来的冲击。
应合理配置基金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易方达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50ETF联接基金紧急公告,因外汇额度限制暂停大额限购,并将单个基金账户申购限额定在500元。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投资者对于海外中资股的抄底热情。
同样是基金限购,一个是因为追涨,一个是因为抄底,这反映了基金投资人两端极度分化的心理。
某基金公司内部人士表示:“事实上,不只是普通投资者,基金公司内部也有很大分歧,究竟是应该抄底传统蓝筹,还是顺从市场,拥抱新能源主题。这对于基金经理来说也是非常痛苦的选择。如果选择前者,势必面临短期基金净值持续回调以及客户赎回的压力;如果选择后者,短期的收益会放大,但风险也随之增加。”
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负责人刘亦千建议,从投资者的角度来说,应该在合理配置的基础上实现长期投资。刘亦千表示:“第一,在配置上要保持基本合理,不能因为基金业绩好而全仓来买某一只基金;第二,在合理配置基础上,尽可能坚持长期投资,才是合适的投资方式。没有必要去择时以及集中投资一两只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