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基金 >

星石投资杨玲:市场机会仍存 看好大消费方向

2021-07-23 12:59:32来源:东方财富研究中心

嘉宾介绍:杨玲,星石投资总经理、全国青联第十三届委员会委员、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第二届合规与风险管理专业委员会联席主席、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常务理事,19年基金从业经验,曾任职于诺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工银瑞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兴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市场风格不断切换,下半年A股有哪些机会?大消费行业为何值得后续关注?权益市场将迎来大发展?作为一家知名机构,内部“统一”的投研体系如何构建?近期,星石投资总经理杨玲做客《财富大咖秀》,跟大家分享精彩观点。

杨玲表示,星石的投研体系不是简单加总,找一些很有潜力的人才放在一起,事实上需要一个长期的打磨和融合。投资高估值股票,必定要承受高波动的压力,所以她比较看好估值比较合理的大消费方向。未来的一年半,A股整体还是有比较好的机会的,尤其是弹性比较好,估值比较好,业绩又属于爆发前期的股票。

以下为文字精华:

1、星石投资杨玲:统一行动的投研合力

主持人:星石投资成立于2007年,是目前市场上非常知名的私募机构,这14年的打磨星石已经搭建起了属于自己独特的投研体系,杨总具体介绍一下?

杨玲:好的,我想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的投研体系,事实上私募,尤其现在过百亿的私募,市场上也有80多家了,实际上能够沉淀14年,我们值得骄傲的确确实实就是我们的投研体系。

我们投研体系不是简单加总,找一些很有潜力的人才放在一起,事实上需要一个长期的打磨和融合。市场上股票类型很多,不同的股票之间,风格、弹性都是不一样的,如何在一个体系间让大家能够充分交流?

我们花了很长时间,最后想到什么方法?第一就是叫统一投资方法,或者说大家武功要统一。你不能说你是武当派,他是少林派,这个时候大家切磋起来就很难形成一个统一的团队去研究市场上变化比较大的投资机会,所以我们统一方法叫多层面驱动因素投资方法。

什么意思呢?就是我有宏观的驱动因素,比如说货币政策发生调整了,当这个宏观驱动因素出现的时候你会发现受益于宏观驱动因素的变化有一些投资机会,大家就可以在这个团队里进行讨论了。还有行业层面的,二胎政策,三胎政策,这个出来之后也有很多相关的机会。还有一些个股的驱动因素。在统一的方法下抓住宏观、行业和个股的中长期驱动因素机会,这是第一个统一方法。

第二个就是团队,团队的投研方法要统一,团队的搭建我们相对比较费工夫,从十几年前开始我们就只招优秀应届毕业生,我们会严格考核和筛查,发现其中有做投资经理潜力的人才进入到我们团队从头培养,这样才能保证我刚才说到的统一的方法,大家都能够接受,并且能够从内心深处认同它。

十几年来,这是我们非常宝贵的一笔财富,此外我们知道市场变化非常快,你会发现很多新技术,比如像游戏,像我们年龄比较大的,70后甚至60后对这一块的理解不够深,就需要年轻人参与到这里面,而且还有现在大家看不懂的高估值,实际上80后、90后的基金经理能够理解的更深,更透一点。

我们这个团队大家在统一方法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能力圈,自己的认知范围,自己的路径依赖,大家在早上开盘前和我们收盘后都会有一个充分的讨论,而这个讨论最重要的就是语言要统一。

这跟外部研究所还不一样,我们知道研究所的研究员,卖方向买方推荐股票或者是讲这个的时候有一些不得已的原因,有一些限制,我们内部的讨论是很充分的交流,这样使得我们成熟的基金经理帮助年轻的基金经理规避掉一些坑,年轻的基金经理也是在统一的语言和方法下向年长的资深的基金经理介绍一些新的方向和动态。

市场风格其实变化很快,尤其是A股,一旦机会来了,你会发现成长股,消费股,周期股轮番切换,如果说只是一个基金经理去管一个产品,这种方式下其实很难把握各种市场机会。我们用的是方法,那就是多基金经理制,比如说我的产品是九个基金经理共同管理的,一个基金经理看好一个方向之后,如果他这个逻辑说得很清楚,大家都认同了,大家都去买这个方向的股票,它就会变成我们相对比较重仓的股票。

2、星石投资杨玲:看好估值合理的后周期方向

主持人:想问一下杨总,您是怎么看待抱团股现象?比如说现在市场非常的分化,我们又该如何去判断?

杨玲:这些好的股票,你很容易看出来它确实各个方面都很好,要不然的话大家不可能认同度那么高。

流动性一旦相对比较宽松,就会催生一些好的资产泡沫,我们可以说温和泡沫,也可以说是良性泡沫。无论如何它是会出现的,因为钱多了,大家潜意识里面会买一些抗通胀的资产,有房子,还有各个方面看起来都好的股票,像去年叫核心资产,今年叫科技牛市等等。

尤其是今年资本市场还有一个额外特点,就是当房子的流动性被压住的时候,你会发现中国的总流动性还是相对比较克制的,在这种情况下A股的流动性它还是结构性宽松的。房住不炒,再加上还有银行资管新规,其实权益类的配置未来预计是逐步上升的趋势。

所以一旦钱来,这些好的股票估值就炒的很高,这时候大家就很难受了。你从基本面来看,这些股票方方面面都很好,但是从估值来看,有可能你会发现这个估值可能两三年后,或者从更长的角度来看的话,都算是偏高的。

我一直在做一个比喻,它就像主人带着小狗出去散步,主人也在往前走,基本面还是向前走,但是小狗跑得很快,它跑得太快了,跑到主人前面去了,那么阶段性的它就会跑回来,影响自己的主人,虽然主人还在前进,小狗会有一些大的波动。所以我们现在看上去估值比较高的股票,尤其科技类的,可能会呈现出高波动,在这个过程中不是说所有的股票都难以支撑高估值,其中一些股票可能成长性远远超过过往,会以惊人的方式实现大家对它的预期,但是也不排除有一些股票它可能还是要盘整。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高估值的这些股票,如果你要投,你要承受它高波动的压力,万一以后通胀起来了,高估值可能还是要波动一下,所以我们可能就会选一些估值相对比较合理的比如说大消费这个方向。

3、星石投资杨玲:权益市场后续仍有机会

主持人:我们很多投资者也了解到星石偏向全市场风格的投资,这样的风格是否适合今年这样的市场环境呢?

杨玲:我觉得也还好,这些热门的市场方向其实都投了,但买点也比较便宜,我们卖得比较早,估值一上去之后,我们是相对希望净值波动不那么大的。估值方面,我们看驱动因素觉得在价格上表现的差不多之后,其实就开始调仓了,调整到我们认为下一波有可能会起来的一些板块,比如消费类。

因为我们看到今年有一个特点,整个市场投资和出口数据是很好的。从宏观经济面来看,今年投资和出口都不错,但是有一个问题,消费没有像大家想象那样那么快得起来,比如像五一,五一大家出行,你会发现人次上已经超过疫情前的水平了,但是收入还在原来70%左右的水平,其实消费不达预期。这也让除了热门核心资产消费股以外,比如说旅游、交运、家电等等这些股票,业绩不达预期,估值也相对比较低。

但我们相信什么呢?除非经济一下子掉到大衰退,否则消费会有一定滞后期,因为疫情还没完全过去,大家防御性的消费习惯可能还要维系一段时间。我们就说可能迟到但不会缺席,消费迟早会起来,低估值的消费股会起来,将来弹性会比我们想象的大。

这时候提前布局会相对比较合适。市场风格切换很快,比较忌讳的是你看到这个风口起来再去追,正好到半山腰了,所以我们宁可卖得早点,我们的布局也会布局的估值相对比较合理,成本相对控制比较好的时候,这样你的回撤基本能控制住。

但是如果说你这个方向抓得准,弹性也很好。

主持人:我们站在这个时点展望一下下半年,市场的大势,包括行业的变化,杨总您怎么看?

杨玲:现在看来其实A股站在目前的这个时点上,第一调整的相对比较充分,当然高估值的还是很贵,但是整体而言,从估值中枢或者从大部分股票来讲,还是做一些充分的调整的。

第二就是在于大家担心的由于通胀上来,流动性开始转向,随着这一次全面降准大家也放心了,你可能不会大宽松,但是中性偏松这个基调应该是稳住的,平均估值不会掉下来,所以对A股来讲还是利好的。

第三还是在于财富大转移,我刚才提到了房地产,这个钱中性偏松,新的钱也不会放杠杆再去炒房子,房住不炒,这个基调比较明确了,包括还有一些其他投资方向上的钱,由于资管新规的原因使得资金池的这些钱也会慢慢地过来。

因此资金进入A股的比例会越来越高,我们自己也感受到了,包括外资,信托,银行理财,保险等等,对权益类配置的热情都比原来要高很多,我们相信未来比例提升幅度会比较大。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未来的一年半,我觉得A股整体还是有比较好的机会的,尤其是弹性比较好的,估值比较好,业绩又属于爆发前期的股票。

主持人:我们来到了节目的最后,咱们请杨总给广大的观众朋友分享一点投资经验,心得或者说一些建议都可以。

杨玲:我觉得未来有几点值得大家相对比较关注,第一点就是资本市场已经发生了深刻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大家说我炒个ST,炒个壳资源等等这种方式我认为坚决不能继续了。我们也看到了证券市场大的梳理,在这个方向下,我觉得这种模式,有些投资者,个人投资者会投股票,由于路径依赖喜欢这种投资模式,我的建议还是放弃,其实这段时间估值分化这么大有这个原因,因为你投好股票,你可能买贵了,他跌到一半,你还有50%的估值在这里面,但如果你炒这些垃圾股,壳资源一退市你就没了,你连50%都没有。我觉得这个变化会非常显著,后面大家会看到越来越明显,我提醒大家,因为有些个人投资者对这块不敏感。

第二就是在于整个未来投资,我个人认为由原来过去这几年的炒估值可能慢慢地会变到炒业绩,也不能叫炒,叫投业绩。原来叫炒估值,现在可能要叫投业绩。所以我觉得按这个理念去买一些,甚至自下而上的去买一些股票,长期来看,对大家来讲不管投资心态还是投资回报都会有比较大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