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报道,欧洲议会全会20日通过的一份决议称,在中方解除对欧洲议会议员等实施的反制裁前,将“冻结”关于批准中欧投资协定的有关讨论。
但是非曲直究竟如何,做出上述选择的欧洲议员,真的判断清楚了吗?21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欧方无理制裁导致当前中欧关系出现困难,这是中方不愿看到的,责任不在中方,希望欧方认真反思。
赵立坚进一步强调,中欧投资协定是一份平衡、互利共赢的协定,不是谁对谁的恩赐。中方始终抱有诚意促进双方合作,希望欧方同我们相向而行,少一些情绪宣泄,多一些理性思考,作出符合自身利益的正确决定。
中欧投资协定是双方经过七年艰苦磋商谈判共同孕育出的成果,来之不易。事实上,多名欧洲政要对其表达了高度期待和支持。
据英国《卫报》20日报道,在“冻结”消息公布后,德国经济部长阿尔特梅尔仍对中欧投资协议予以支持。他说,中国是欧盟最大的贸易伙伴,在全球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希望与中国达成符合双方利益的结果。”
此前,法国总统马克龙和德国总理默克尔,也均对该协议表示支持。
默克尔曾强调,协定虽然在审批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但这是一项重要的承诺,中欧双方将因此互利互惠。默克尔此前还指出,在应对气候变化、世界贸易组织(WTO)改革和其他全球性问题时,如果选择“抛开中国或与中国对着干”,就不可能解决问题。
一直以来,中欧商学界人士也都看好双方投资合作前景。芬兰阿尔托大学商学院教授卡尔·费说,中欧投资协定将令双方受益,这样的协定发出了远离保护主义、支持自由贸易的信号。研究欧盟政策的独立时评人莎达·伊斯兰则说,在新冠疫情带来的经济逆风下,中欧投资协定将为欧洲和中国投资者带来稳定性和可预测性。
那么,欧洲议会为何在当下突然“翻脸”?美国《华盛顿邮报》透露,欧盟和美国最高贸易官员正在强化中欧间的一些关键分歧,并把中国视为“对手”。
分析称,欧洲选择在经济政策上和政治倾向上都追随美国,针对中国,然而,欧洲自身才是会受到实际损害的那一方。
据《南华早报》20日报道,“欧洲在出口上高度依赖中国。”报道援引欧盟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超过美国成为欧盟第一大贸易伙伴,商品和服务贸易总额达到7090亿美元,而欧盟和美国的贸易总额为6710亿美元。
此外,与一些宣称“中国威胁论”的欧美政客的论调不同,克林顿政府时期的美国贸易代表巴尔舍夫斯基指出,事实上,“许多欧洲人认为,甚至间接地(认为),不存在来自中国的威胁。”
当下,对于中欧投资协定的前景,有分析称,欧美政界都承认,中欧只要实质经济关系持续加强,早一年或晚一年通过投资协议,影响不会太大。正如德国联盟党联邦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吕特根指出,没有协议,中国仍会“活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