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基金 >

天和核心舱发射成功!这些上市公司产品用于空间站

2021-04-29 15:29:12来源:上海证券报

4月29日11时23分,随着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腾空而起,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在海南文昌发射入轨。

图片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中国空间站的“心脏”

据悉,此次发射的天和核心舱是空间站的管理和控制中心,负责空间站组合体的统一管理和控制,支持实验舱、载人飞船、货运飞船等飞行器与其交会对接和在轨组装,具备接纳航天员长期访问和物资补给的能力,配置大机械臂,具有气闸舱功能,支持开展航天医学和空间生命科学实验。

图片

核心舱全长约18.1米,最大直径约4.2米,发射质量20-22吨。核心舱模块分为节点舱、生活控制舱和资源舱。主要任务包括:为航天员提供居住环境,支持航天员的长期在轨驻留,支持飞船和扩展模块对接停靠并开展少量的空间应用实验,是空间站的管理和控制中心。

图片

据悉,中国空间站采用转位机构和机械臂结合,进行舱段转移、对接,在航天员和机械臂协同下,可以完成复杂舱外建造和操作活动;建造规模适度,预留了舱段和舱外载荷平台扩展能力,最大可扩展3个舱段;设计新型平台装载大型光学设施,开展巡天和对地观测,与空间站共轨飞行,必要时可停靠空间站进行维护和补给,开辟了分布式空间站体系架构的创新模式;规划了密封舱内的科学实验柜、舱外暴露实验平台等,支持在轨实施空间科学、空间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微重力基础物理、空间材料科学等众多领域的科学研究和应用项目,综合应用效益将会显著提升。

有望成为在轨唯一空间站

公开信息显示,中国空间站额定乘员3人,乘组轮换时最多可达6人,建成后将成为我国长期在轨稳定运行的国家太空实验室。而随着国际空间站逐渐老化退役,届时中国的空间站将有望成为在轨的唯一空间站。

其基本构型包括核心舱、实验舱Ⅰ(问天)和实验舱Ⅱ(梦天),每个舱段规模20吨级。三者组成“T”字体,两段实验舱分别长期停靠在核心舱的左右两端,货运飞船以及载人飞船分别对接于核心舱前后两端。

核心舱包括节点舱、生活控制舱(分为大柱段和小柱段)和资源舱三部分,有3个对接口和2个停泊口。对接口用于载人飞船、货运飞船及其他飞行器访问空间站,停泊口用于两个实验舱与核心舱组装形成空间站组合体,另有一个出舱口供航天员出舱活动。

中国空间站预计运营十年以上。航天员的生活必需品、工作所需的材料和设备均由货运飞船运送。载人飞船停靠在实验室外,作为应急救生飞船,如果实验室发生故障,可随时载航天员返回。航天员工作完成后,也可乘飞船返回。

“天宫”探路十年磨一剑

中国的空间站计划,最终目标是在低地轨道自主建设一个常驻的大型空间站,约60至180吨级。该计划分两个阶段进行,试验阶段在2011至2020年进行,包括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2020年之后开始正式组建常驻的“天宫号”空间站。

2011年9月29日,第一个先导试验型的空间站“天宫一号”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2016年9月15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天宫二号”,期间还另外发射了4艘飞船——无人的“神舟八号”和载人的“神舟九号”“神舟十号”“神舟十一号”,进行交会对接试验。

至于“天宫号空间站”定名的由来,是经过公众的投稿,同时结合科研人员与专家的意见,中国载人航天办公室于2013年10月底正式对外宣布了中国的载人空间站被命名为——“天宫”,货运飞船被命名为——“天舟”,实验舱I、II分别被命名为“问天”和“梦天”。此外,对各组成舱段也做了命名。

已有上市公司产品用于空间站

资料显示,中国空间站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五院)研制。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五院)隶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68年2月20日,首任院长是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经过50年的发展,已成为中国主要的空间技术及其产品研制基地,是中国空间事业最具实力的骨干力量,为国民经济建设、国防现代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作出了重要贡献。

上市公司方面,中国卫星在去年年报中透露,公司宇航部组件方面,宇航单机产品按计划交付,星载导航产品、空间站交换机等产品完成研制,有力保障了型号任务。长征五号B火箭首飞成功拉开了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阶段任务序幕。

此外,亚光科技和铂力特也曾在公告中透露过有产品应用于空间站。

亚光科技表示,公司军工电子部分产品很早就应用于航天通信,航天通信范围涵盖了卫星通信、空间站通信、火箭发射过程通信和卫星互联网等。

铂力特也表示,公司的3D打印零件产品批量装机应用或支持多项国家重点型号工程的研制,涉及C919等军民用大飞机、高推比航空发动机、空间站和卫星等。

相关报道:

中国首个空间站核心舱“天和”号发射升空

“天和”核心舱即将奔赴太空 带你解读三室两厅 “天宫号”空间站计划

天和核心舱出征!一起来看我们在太空的新房子“天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