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基金 >

“十四五”江苏加快能源结构低碳转型 有序布局碳达峰

2021-03-23 18:30:51来源:新华财经

近日,《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公开发布,要求实施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抓紧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计划,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率先达峰。

江苏作为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大省,是全国碳减排的重点区域和潜力地区。“十三五”以来,坚决落实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能耗年均增速控制在2%以内。强力推进削减煤炭消费总量专项行动,2020年煤炭消费总量比2016年降低3200万吨以上,煤炭消费占比下降至2020年的54%,逐步形成以煤为主、多能互补的能源供应体系。与此同时,清洁能源替代进程加快,非化石能源占比达11%,比“十三五”初期提高近3个百分点,天然气消费量提升至307亿方,比“十三五”初期提高4.7个百分点。可再生能源实现跨越式发展,2020年可再生能源装机升至3496万千瓦,五年增长370%。其中,并网光伏项目总规模为1684万千瓦,占全省电力总装机的11.9%;海上风电装机573万千瓦,规模全国第一。

江苏省发改委副主任、能源局局长季鸣表示,“十三五”时期,江苏高度重视,深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积极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大力实施污染防治攻坚,2020年碳排放强度比2015年降低了24%左右,碳减排工作已取得一定成效,全社会碳减排氛围逐步形成。

当前,我国已基本扭转温室气体排放快速增长的局面,但向下拐点尚未出现,碳排放量仍呈缓慢增长态势。2020年9月,我国明确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目标的确立将倒逼我国加快碳减排工作,“十四五”时期是控制碳排放的关键阶段。

季鸣说,目前,江苏能源资源进入定位重构期,能源需求进入深度调整期,能源流向进入分区优化期,低碳能源进入加速提升期。为实现减排降排、加速绿色发展,面向“十四五”,江苏将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大力发展蓝色能源,以新能源代替传统能源,调整用能结构;二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升社会综合能效水平。

蓝色能源主要是指海上风电和液化天然气。江苏海岸线长达954公里,海洋资源丰富。通过开发利用海上风电和液化天然气等海上资源,将全省的能源流向由单一的从西向东,向海陆并举转变,利用好江苏本省最为独特、最具优势的资源,推动能源结构低碳转型。

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十四五”初期,江苏将严格控制煤电新增规模,推进落后煤电机组关停,进一步优化煤电结构。其次,发展智慧能源,优化煤电厂内部能源结构,将企业生产流程数字化、智能化,支持耦合分布式光伏系统、污泥处置系统,鼓励其与城市发展相融合,打造高产高效、环境友好型的现代化电厂。该布局旨在增加供能多元性,降低碳排放强度,为“碳中和”目标奠定基础。

从长远来看,江苏将“碳达峰”与“碳中和”同步考虑。为达到“碳中和”的最终目标,江苏将从内外两方面进行探索:一是向外争取资源,尽可能多地争取新能源来电。针对不同清洁能源建立完善电力储能体系,提升储能的实际渗透率。二是加大煤炭储备、天然气储备等,建设健全能源储备及应急体系,合理布局储备基地建设,提高多元能源系统的安全性、灵活性和可调性,在推进碳达峰的同时,做好基础设计保障能源安全。

为率先实现“碳达峰”这一目标,季鸣建议,抓紧出台“碳达峰”行动方案,推动全社会、全行业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变,细化重点行业和区域相关举措,出台鼓励海上风电、可再生能源发展等相关配套政策,明确考核机制,通过融资专项债券等路径,加大对绿色能源支持力度。针对薄弱环节,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探索“碳达峰”技术路线和科学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