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20年基金四季报,相比三季度,主动权益类基金的股票仓位进一步提高,公募在港股配置四季度的仓位首次突破10%。
作为“南向资金”的一分子,煜德投资合伙人、首席投资官蔡建军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南向资金的涌入仅是刚刚开始,随着国内资本市场的不断开放,沪深港通制度的逐步完善和大量优质的科技型企业包括中概股在港股IPO,内地投资者的投资视野将更加宽广,会不断加大对香港市场的配置。
不过,2021年的市场操作难度将远超2020年,需降低收益预期,1月26日A股和港股也出现大幅回调。建银国际首席港股策略师赵文利对记者称,近期新冠病毒的变异打击了风险情绪,加之港股互联网估值已接近历史最贵区间,恒指30000点以上的部分基本都是流动性和情绪推动。虽然过去几次市场热潮下“北水”是主要行情发动者,但行情何时结束基本都是外资掌控。因此,在市场处于高位时,要密切留意可能出现的大股东配售和外资动向。
在行情越发升温的同时,“历史是否会重演”,也成为了业内人士讨论的话题,一公募基金经理表示,“例如2015年港股就是这样套人的”。
年初至今,南下资金加速放量流入香港市场,总成交量为5232亿港元,净买入2504亿港元,推动恒指快速突破30000点。
赵文利表示,港股去年表现落后、估值相对便宜、AH溢价和人民币升值并非南下资金此时选择加速涌港的真正原因。而A股“抱团”程度极端、新基金发行的资金外溢效应和白宫权力交接完成带来预期稳定或是真正的推动因素。对照2015年和2018年两轮北水涌港,此轮资金主力由之前两轮的散户私募、银行险资转变为公募基金。资金追逐的标的也由小盘股变为大盘股,由传统价值股转变为成长股龙头,资金抱团的特征更为明显。
“对于沪、港、深三个交易所的公司,未来机构更加会以产业的角度去看待,例如哪些产业是港股有的而A股没有的,估值低并非最主要的因素,关键还要看标的是否稀缺。例如在港股市场,互联网、连锁餐饮等公司是A股没有的,而内地最好的一些科技股也都聚焦在香港,因此我们会侧重这些布局。”蔡建军对记者称。
在他看来,机构南下的趋势仅是刚刚开始。不论是A股市场还是港股市场,未来很快会产生一个“共同市场”的概念。在A股近4000家上市公司中,真正最优质的公司大约有几百家,而在港股2000多家上市公司中,除去“A+H”股,也有几百家左右的优质公司,再加上在美国上市的中概股,集中了中国最优质的一批公司,这些股票会成为“中国股票池”,国内外投资者未来不会再刻意区分这些股票到底是A股还是港股。
在这一趋势下,港股的主要受益者由近及远主要包括科技龙头、港股特色子行业(体育用品、食品饮料、医药、物业管理等),以及低估值的蓝筹股(主要是电信、能源、金融、地产股和港澳本地股),资金流入的节奏可能依次展开。建银国际认为,考虑基本面的差异和资金明显抱团特征,传统低估值蓝筹受益的程度将会明显低于前两次。
“恒指30000点以上的部分基本都是受到流动性和情绪推动,部分企业估值已处于历史最高水平。”赵文利表示,港股每股盈利预测在2020年最多下滑28%左右,去年从10月开始看到拐点,恒指每股盈利增长预期从低点已反弹 18.3%,后续走势仍取决于疫情的进展以及经济复苏和通胀预期相对变化引起的政策方向调整。
四季报显示,截至2020年末,公募基金前十大重仓的港股分别为腾讯控股(00700.HK)、美团(03690.HK)、香港交易所(00388.HK)、小米集团(01810.HK)、华润啤酒(00291.HK)、舜宇光学科技(02382.HK)、安踏体育(02020.HK)、颐海国际(01579.HK)、药明生物(02269.HK)、金蝶国际(00268.HK),其中持有腾讯控股达629.88亿元,位居榜首。
从单只基金对港股的热爱程度来看,张坤管理的易方达蓝筹精选混合持有腾讯控股64.18亿元,占基金净值比9.48%,远超其他重仓该个股的基金。不仅如此,易方达蓝筹精选混合分别持有美团-W64.94亿元、香港交易所63.66亿元,亦位居公募重仓单只股票市值之首。
港股的大火不仅仅是估值低,华辉创富投资总经理袁华明认为,在宽松流动性和全球经济触底反弹的预期带动下,全球多个资本市场都在近期走出了上攻行情,有的还创了历史新高。
“相对于A股,港股的确估值更低,而低估值的逻辑一直存在,现在出现上涨完全是南向资金的推动所致,目前推动市场的主要动力是流动性,估值是相对的。”方信财富郝心明表示。
与此同时,有公募基金人士向记者表示,2015年港股就是这样套人的。2015年3月12日至4月9日,腾讯控股一个月内上涨33%,成为当年公募基金可以通过港股通投资港股后最耀眼的明星股之一,不过4月27日恒生指数爬上28588.52点见顶,这也是金融海啸之后的最高点位。随后陷入了熊市的泥潭。
内地市场这边,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投资者越来越年轻化,公募基金不断“出圈”,微博热搜从诺安基金的蔡嵩松到易方达基金的萧楠、中欧基金的周应波,再到最近的易方达张坤,无一不显示出明星基金经理受到的关注与日俱增。不过,一位经历几轮牛熊市且跟踪基金多年的投资者告诉记者,当心张坤成为第二个宋昆。
尽管港股近期成为万众焦点,但对于内资而言,A股仍是主阵地。对外资而言,高盛也提及,当前A股仍被国际主动资金低配近4个点,加仓的趋势仍是确定的。
A股有众多港股缺乏的景气行业。举例而言,去年以来被机构竞相“抱团”的新能源、光伏产业链都聚集在A股。近期在疫情等消息扰动下,新能源“抱团”有暂时松懈的迹象,但机构持续看好这一高景气赛道的机会。
蔡建军表示,当前汽车行业也在经历当年传统手机向智能手机变化的过程,但衍生的市场将大于手机。比起“电池车”,“智能车”才是未来的终极方向,面临更大的行业格局变化时,还是要分析哪些是未来价值量会明显增加的行业。
此外,经历了疫情的考验,中国产业链的高效和灵活令国际投资人刮目相看,“产业链外迁”被证伪,中国制造业龙头的布局机会持续受到关注。
1月26日16:00,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出席“达沃斯议程”线上对话会,对话会主题为“加强金融和货币体系建设”。去年以来,中国是唯一一个逐步退出超级宽松的、危机应对式货币政策的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不断回归正常化轨道。
易纲表示,中国致力于推动经济增长模式向消费驱动的模式转型。目前鉴于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公共卫生危机仍在全球持续,中国将确保央行采取的政策是具有一致性、稳定性和一贯性的,而不会过早地放弃支持政策,预估今年中国的GDP增速将恢复到正常区间内,符合预期。
对于货币政策,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马骏给出了更为细节的解释。他近日在出席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时提及,我们现在面临一个悖论,一方面就是杠杆率上升得非常快,要求货币政策开始调整,另外一个方面货币政策转向不能太快。
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1年要“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这个意思是宏观杠杆率不要再升了,但政策也不能急转弯。”马骏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