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基金 >

年年有“鱼” 但爱“甘露”美

2021-01-19 18:29:11来源:新华网

年关将近,正是农闲时节,土地陷入了沉睡。但在无锡市甘露古镇,一抹年味儿正在悄然靠近。渔民们即将收获辛苦劳作一年的“果实”,迎来年前的“大丰收”。

早晨8点,太阳稍稍露脸,伴随着零星的鸡鸣,堤岸上行走的几个身影打破了鹅湖镇冬日的宁静。天气虽冷,但捕鱼的池塘里确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甘露青鱼正式开捕,渔民们也纷纷穿上胶衣,为新一季的冬捕做足准备。

“今年鱼养得不错,又大又肥。”甘露青鱼养殖户陈炳根说。伴着渔民们整齐的吆喝,一尾尾青灰色的大鱼破水而出,跃动间溅起朵朵水花,也带起了渔民们脸上的笑容。

标准化养殖,建造青鱼养殖示范基地

原先鹅湖镇以家庭养殖为青鱼主要生产方式,各家有各家的养殖方法。随着时代的发展,家庭养殖由于规模小、标准不统一,竞争力逐年下降,还出现了滞销等问题。

“刚开始是那种各家养各家的,青鱼产业园是后来才有的。时代在发展,一个行业的标准如果没办法统一,也会缺少竞争力。”鹅湖镇松芝村党总支委员、村委副主任华向东介绍。

为了扩大青鱼产量,提升“甘露青鱼”知名度,鹅湖镇建造了青鱼标准化养殖示范基地,统一了青鱼养殖的饲料标准,同时也安排专家在技术方面对养殖户进行统一指导。相关标准进行统一后,甘露青鱼的产量几乎翻了两倍。“目前捕捞量差不多每天1.5万公斤”,华向东说道。随着春节的临近,市场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预计今年甘露青鱼的总产量将达到139万公斤左右。

生态化改造,绿色发展水产养殖业

产量有了提升,质量上也不能松懈。“儿时记忆里,青鱼养殖环境十分简陋,水质也很浑浊,现在看来都是不达标的。”华向东回忆道。浑浊的水质是影响青鱼质量的重要因素,针对这个问题,青鱼标准化养殖示范产业园对鱼塘进行了高标准生态化改造。

由于关闭了基础设施老化和水质不达标的池塘,实施复垦退渔还田,近三年来,甘露青鱼养殖面积由原来的3100多亩减少到现在的1791亩,保存下来的池塘基本实现了高标准池塘改造。同时,在现有的基础上对养殖区、净化区作出合理调整,设立了在线监控设备对水质进行监测,并实施了池塘循环水建设工程和养殖尾水湿地净化处理工程。

华向东说,青鱼标准化养殖示范产业园采用“源头减排、过程阻断、末端治理、循环使用”的防控措施来保证尾水的循环利用或达标排放,从而既保留了“甘露青鱼”等本地特色水产品的养殖需求,也满足了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生态要求。

据悉,明年还会有大量的资金投入青鱼标准化养殖示范产业园,产业园的设施会更加完善。

品牌化销售,发展乡镇特色产业

产量和质量问题解决后,困扰甘露镇渔民们的问题就只剩下销售了。原先青鱼销售全靠渔民自产自销,但渔民们大多年迈,虽是捕鱼的好手,但对销售技巧却是一窍不通。产业园的设立正好弥补了这一缺陷。“销售由专人负责,统一包装定价。”华向东介绍道。

甘露青鱼产业园通过生态化养殖,在水质未受污染的池塘内,以螺丝、蚬子等天然活物喂养,使得甘露青鱼比其他青鱼更为营养、味美。由此不仅扩大了渔民们的青鱼销量,还打造“甘露青鱼”品牌,以质量塑造品牌,以品牌推动销售。鹅湖镇设立的“甘露青鱼”品牌直销点,通过镇政府大力宣传,帮助渔民们切实解决了销路问题。

如今,鹅湖镇的甘露青鱼正稳健“走”在“标准化养殖”的道路上,向着“生态化养殖、品牌化销售”的目标进发,让渔民们走上致富路的同时,也带动乡镇特色产业的发展。

半空中,成群的飞鸟不时盘旋而下,守望着那一网网肥硕鲜美的青鱼。而守候在堤岸旁的还有等着称重的渔民。期盼着“年年有余”好兆头的村民们也翘首以盼。

甘露青鱼肉质紧凑肥腴,口感鲜香,抱腌也不易缩水。无论是尝鲜还是腌制成鱼干,都别有一番风味,大大满足了吃货们的味蕾,是无锡人年夜饭餐桌上的“常客”。

今年,这一尾尾鲜活的青鱼同样会带着渔民们的喜悦,以及对来年的祝福,游进大街小巷家家户户,游上无锡人的餐桌,游进新春年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