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基金 >

城市副中心带来区域投资巨大吸引力

2021-01-09 09:30:08来源:金融投资报

发达的交通加上有配套的城市生活,更能显示出投资的机遇。科教文卫的稳定发展,社会秩序安定,就业情况乐观,孩子有书读,老人方便养老,这种环境下的投资机会随处可见。

一座城市设立副中心的前提,是这座城市有中心,因为定位的不同,一座城市的许多地方都会称自己为中心,例如金融中心、科技中心、IT中心、文化中心、超级总部中心等等。之所以人们和企业青睐于中心,是因为中心往往有着更多的资源优势,若是一个区域被公众默认为“中心”,该地未来的投资吸引力将不断增强。

能够称之为城市中心的地方,要在引领城市综合发展方向占据主导地位,在经济、教育、民生、产业发展等方面做出示范。集聚效应是城市中心的特点之一,各种产业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集中产生的优质成果,吸引人和企业向其靠近,这种集聚有利于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可如果一座城市只有一个这样的“中心”,或将导致产业发展的不均衡。众多企业蜂拥至同一位置,在资源有限、难以普惠的背景下,必然会有竞争者出局,有限的中心资源无法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许多具备潜力的人和企业因无法进入这种中心而缺少了发展的机会,这种环境下还可能会出现一些不好的现象,如不正当竞争、腐败、资源垄断、利益输送等等。

例如,北京市通州区的发展,解决了城市中心存在的问题。2020年12月15日,北京市的“回顾十三五、展望十四五”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城市副中心建设专场,或将成为我国城市副中心发展的指引之一。发布会提到,通州区紧抓中心城区功能疏解机遇,疏解和承接双向发力,城市副中心生产总值突破千亿,2020年预计达到1080亿元,较“十二五”末增加57%。

副中心如何提升区域投资吸引力,通俗而言,能够帮人和企业解决赚钱的问题就能提升区域投资吸引力,因此,副中心的定位尤为关键。再以通州区为例,2016年5月27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北京城市副中心要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集约发展的生态城市布局,著力打造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示范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这一高屋建瓴的定位,给产业发展带来良好的预期。

有了官方的定位,就需要做好与定位向匹配的建设。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被人们口口相传的话语,既是小村庄脱贫致富的基石,也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实践,同样也适用于城市副中心的建设。公路、轨道、机场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关键城市的交通往来,串联各区域、城市、省份,自然就有富起来的机会。发达的交通加上有配套的城市生活,更能显示出投资的机遇。科教文卫的稳定发展,社会秩序安定,就业情况乐观,孩子有书读,老人方便养老,这种环境下的投资机会随处可见。在投资、发展、再投资的良性循环下,副中心的区域投资吸引力将越来越明显。

北京市副中心的发展情况也显示,完善的公共配套服务、严谨的城市治理,优质的市政基础设施,以及上级单位赋予副中心的相关职能,使得副中心以及周边区域的吸引力逐渐增强。除此之外,地方政府简政放权等工作的展开,相关扶持政策的落实,都成为吸引人和企业愿意投资副中心相关产业的原因。副中心在发展过程中,也需要注意与城市中心的“分工”。不同城市的“分工”方式根据城市发展需求会有不同,不能一概而论。如果副中心行使与中心完全相同的事情,投资者对副中心的态度不会那么火热。因为传统意义上,人们会认为中心的机会更多,毕竟投资是为了获利,是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

副中心带来的区域投资吸引力,既有内部因素也有外部因素。外部因素如上级部门对副中心的思考、授予副中心的权利义务、优越的地理条件位置等等,内部因素包括社会管理制度的应用、基础道路交通设施、医疗卫生等等。一座城市只有一个中心,但可以拥有多个副中心,他们可以有不同的职能,做不同的事情,但目的都是相同的,都是为了推动城市稳健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