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基金 >

刘世锦:GDP指标不应成挂帅指标 新基建要防一哄而起

2020-12-22 21:30:39来源:第一财经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世锦22日在天风证券(601162.SH)“2021资本市场年度策略会”上表示,中国经济增长逐步回归正常轨道,形成中速增长平台后,应采取更加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增长指标,并且需要通过激发与中速增长期相匹配的新结构性潜能。

刘世锦认为,“十四五”时期,我国应采取更加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增长指标,即“就业指标打头、GDP指标收尾”的指标体系。

“目前我国采用的城镇调查失业率和新增就业人数指标,并没有形成城乡统一的就业状况指标。”刘世锦说,因为过去受制于城乡二元结构,农村隐蔽失业难以计算,统计能力也不足,但这种情况已经有了实质性改变,中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60%,数字技术也有了长足进步。

“只要拿出疫情跟踪那种能力和劲头,我们完全可能形成全面、客观、及时反映城乡就业真实状态的就业指标,为判断经济和就业形势提供可靠依据”。刘世锦说。

刘世锦指出,GDP指标不应再成为“挂帅指标”,应该是预期性、结果性和后置性的指标。事实上,如果包括就业指标、居民人均收入、物价水平、宏观杠杆率、全要素生产率等指标处于正常或好的区间,GDP增速就是适当的。

随着经济增长由高速转到中速后,“十四五”期间,中国会呈现“1+3+2”的结构性潜能框架。

刘世锦分析,“1”个龙头引领,即城市化、都市圈发展为龙头,为下一步中国的中速高质量发展打开空间,“今后5~10年,都市圈和城市群将提供中国70~80%的增长潜能”。

补足“3”大短板,即基础产业效率不高、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不大、基础研发能力不强,这是真正的堵点。“尽管我国‘放管服’改革取得一定成效,但还存在不同程度的行政性垄断,补这个短板将有利于全社会降成本。”刘世锦认为,今后十到十五年时间,我国中等收入群体应力争实现翻番,由现在的4亿人增加到8~9亿人,“补这个短板将有利于扩大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同时扩大人力资本”。

“2”即数字经济和绿色发展两个翅膀赋能,这是全球性、中国具备一定优势的新增长潜能。

“然而,这些结构性潜能还不同程度地受到不合理的体制机制政策的束缚,而且这些束缚往往是看得见、抓不住的。”刘世锦建议,下一步应当从“加快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动空间规划和公共资源配置改革、加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深化高水平大学教育和基础研究领域改革”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使这些结构性潜能得以“变现”。

刘世锦强调,政府不应再给地方和企业戴帽子、发牌子,应大幅度减少或取消产业补贴,“比如近期很热门的新基建就不适合作为短期刺激政策工具,政府不应直接干预,应遵循市场规律和产业规律,要防止一哄而起,最终留下一堆无效投资和烂尾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