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基金 >

11月外贸增长创新高稳定了全年正增长态势

2020-12-08 06:29:09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在全球复杂的贸易形势下,海关总署今日公布的最新贸易数据显示,1-11月我国外贸稳定增长,11月份外贸出口创新高,进一步稳固了全年外贸的正增长态势。

数据显示,11月份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达3.09万亿元,增长7.8%。其中,出口1.8万亿元(折合2680.7亿美元),增长14.9%;进口1.29万亿元,下降0.8%;贸易顺差5071亿元,增加92.6%。值得注意的是,11月份出口首次突破2600亿美元,增速创下2018年3月以来新高。

出口创新高的背后受到外需和国内供给的双重驱动:一方面,年底海外主要节日带动需求高增;另一方面,随着秋冬季节的来临,海外多个国家迎来疫情的再次暴发,美国和欧洲等地的日新增确诊人数再创新高。为了限制人员流动、遏制疫情蔓延,多国紧急宣布再度封锁,这对海外国家的生产造成了冲击。在国外供应能力削弱的背景下,国内在全球生产替代中发挥了中坚力量,再次引领全球制造。

1-11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29.04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1.8%。其中,出口16.13万亿元,增长3.7%;进口12.91万亿元,下降0.5%;贸易顺差3.22万亿元,增长24.6%。

在外贸规模取得稳定增长的同时,外贸结构也在不断优化:一是产业根基更深,在品牌、质量、技术等方面投入较大,抗风险能力更强的一般贸易增速平稳,同时保税物流进出口贸易增长显著,二者增速的叠加效应抵消了以“中国制造”为主要特征的加工贸易增速的下降。二是依托现有贸易网络,实现对主要伙伴国的贸易增长。其中,对东盟、欧盟、美国、日本和韩国的进出口贸易增速分别为6.7%、4.7%、6.9%、1.4%、0.9%。三是民营企业是外贸领域最活跃的力量,成为我国外贸增长的主力军。在外商投资企业和国有企业进出口均下降的背景下,民营企业1-11月的进出口总值达13.47万亿元,增长11.3%,占我外贸总值的46.4%,比去年同期提升4个百分点。四是重点产品出口贸易表现亮眼,为外贸增速贡献力量。1-11月,我国出口机电产品9.57万亿元,占出口总值的59.3%,增长5.4%;同期,出口包括口罩在内的纺织品9892.3亿元,增长33%。

1-11月我国外贸的稳定增长离不开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和自身发展优势。一是国务院先后出台一系列超常规、阶段性稳外贸政策措施,切实为企业纾困解难,保住了外贸主体,提振了市场信心和预期。具体包括对出口企业的减税降费以及融资支持,优化营商环境、积极培育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的发展、举办云端广交会、积极开拓东盟等“一带一路”市场等。二是深化疫情防控的国际合作为我国外贸增量贡献力量。在保障国内疫情防控的基础上,我国深化全球抗疫合作,有序推进防疫物资和远程办公等产品的出口,防疫物资和“宅经济”产品出口对1-11月外贸出口起到了很好的支撑作用。此外,凭借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全产业链优势、地区集聚的产业优势以及交易成本优势,在疫情造成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严重受阻的情况下,部分国家的产能和订单向我国回流,进一步促进了我国外贸增长。

11月我国外贸表现强劲,预示四季度经济复苏动能进一步增强,全年外贸促稳提质的目标任务将得以实现。纵观当前外贸形势,利好因素将大于不利因素。首先,国内一系列稳外贸和稳外资政策措施的落地发力以及后续的稳外贸措施将继续保障我国外贸的平稳增长。其次,在海外需求旺盛的态势下,人民币汇率走强不仅不会降低我国出口,还有利于带动进口涨势。更为重要的是,在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和新冠疫情给全球经济带来连续冲击背景下,我国与东盟十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正式签署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能够提升经济信心,减少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梗阻”,为区域乃至全球经济复苏注入新动能。

当前疫情仍在全球持续蔓延升级,“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压力仍然较大,我们仍需警惕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对我国外贸增长的不利影响。如果海外疫情进一步失控,不排除我国外贸企业出现在手订单取消或延期、新接订单困难等不利局面。

不过,我国外贸韧性足、潜力大,长期向好的发展趋势没有改变。在紧紧围绕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背景下,我国将继续发挥制度优势、市场优势和动能优势,持续推进外贸创新发展,增强对外贸易综合竞争力,实现今年外贸发展的良好收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