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基金 >

“车联网”加速一体化 长三角携手布局新时代

2020-09-17 18:30:29来源:国际金融报

近日,在2020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长三角三省一市经济信息化部门签署《国家级长三角区域车联网先导区建设合作协议》,共同建设国家级长三角区域车联网先导区。

“长三角是我国最重要的汽车产业集群之一,智能车联网在此先试先行顺理成章。”国海证券研究所汽车行业首席分析师石金漫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探索车联网,长三角有优势

随着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发展,无人驾驶技术正加速从研发走向应用,应用场景越来越多。近年来,长三角多地均积极建设智能汽车测试和应用示范区,智能汽车产业呈现出加速发展态势。

去年9月,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共同签订了《长江三角洲区域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互认合作协议》,有效规范测试行为,加强检验机构协调合作,加快智能网联汽车的技术研发进程,促进车联网应用快速落地。协议签署后仅数天,在2019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三省一市政府即为浙江吉利、安徽江淮和江苏中智行颁发测试牌照。

“目前,长三角已形成了区域性产业集群效应,其中,无论在合资企业还是自主品牌企业中,上汽和吉利在行业里都处于比较领先的位置。长三角是我国最重要的汽车产业集群之一,智能车联网在此先试先行顺理成章。”石金漫表示。

而根据在2020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签署的合作协议,长三角三省一市将统筹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建立一体化工作推进机制,加强车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协同建设,开展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示范应用和试点推广,提高发展规模与水平,吸引全球创新资源,构建开放融合、创新发展的产业生态。

其中,上海最新发布了一批智能网联汽车应用场景,以此加速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为形成可示范、可运行、可推广的产业生态体系提供有力的支撑。上海嘉定区启动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的全域开放,今年,率先开放安亭镇、汽车新能港、嘉定新城及嘉定工业区“一镇三片区”。下一步,将建设5G基站3000座,实现嘉定区全域近1300公里道路的开放,覆盖全区464平方公里范围。

“智能车联网属于比较新兴的领域,无论对主机厂商还是零部件厂商而言,都处于共同开发摸索的过程。因此,需要有这样的环境和产业集群效应,去共同讨论、开发。”石金漫表示,长三角区域产业和企业创新活跃度高,比较适合开拓新兴产业。同时,新兴技术的前期投入也需要国家和地方在财力和政策方面予以支持,长三角具备优势。

促进汽车产业升级发展

在智能化和电动化趋势的引领下,汽车产业的格局正在发生变化。

“目前,汽车产业有两大趋势——智能化和电动化。这两个趋势互相结合、相互影响,智能化进一步带动电动化,电动化为智能化提供了基础。”汽车电子投融资业内人士刘升波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智能化和电动化趋势下,全球汽车产业格局将重塑。目前,国内整车厂对智能化战略非常重视,很多已量产的车型都配备了L2智能驾驶功能,如紧急刹车制动、自动巡航、自动泊车等功能。

长三角汽车产业体系比较完备,自主品牌车企发展势头良好,同时,城市交通网络发达,智慧城市建设加速,为智能汽车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刘升波表示,长三角发展智能网联汽车具有产业优势。一方面,长三角汽车产业基础夯实,不仅很多国际零部件巨头在长三角建有工厂和研发中心,还有聚集了很多汽车人才。另一方面,长三角具备资金优势。相对来说,长三角财政资金和民营资本均比较充裕,有一定资金实力对智能汽车进行投资。

“此外,长三角还有一定的政策优势。长三角地区的招商力度大,且政策更为灵活,针对汽车电子、智能驾驶等产业出台了政府补贴和退税等政策,非常有利于产业的导入和发展。” 刘升波进一步表示。

仅从过去一年看,长三角多地纷纷出台政策支持智能汽车产业发展,并提出发展目标。

例如,2019年6月,江苏省工信厅等八部门近日联合印发《江苏省推进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1年)》提出,到2021年,全省车联网产业的技术水平和产业规模居全国领先地位,相关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

2019年11月,浙江印发《浙江省智能汽车创新发展规划(2020-2025)》,提出攻克一批车端核心关键技术。突破智能汽车关键技术,强化创新链。优化智能汽车产业布局,提升产业链。推动智能汽车测试与示范,丰富应用链。建设车路协同基础设施,强化支撑链。建立法规标准体系,完善政策链。

安徽省经信厅印发《2020年安徽省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发展工作要点》提出,围绕汽车轻量化、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五化”发展方向,推进传统汽车改造升级,提升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水平,加快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布局,推动安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今年发展目标为:全省生产汽车90万辆以上,汽车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2500亿元左右,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继续保持全国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