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 >

Avalanche:公链中的隐形冠军

2021-03-24 12:51:53来源:金色财经

未来区块链之间一定会通过互操作形式连接在一起,不仅仅是让一条链上的资产转移到另一条区块链上,而是要构建一条数据、应用、服务、以及底层协议的通路,从这个角度来看,Avalanche更像是为区块链实现可操作性提供了一个完美入口,而当大门打开之后,我们肯定会看到一个充满星辰大海的新世界。

不知不觉,2021年已过去近四分之一。总体来看,整个加密货币行业正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我们看到——

比特币价格首次击穿6万美元,创下历史新高;

以太坊2.0正式上线信标链,迭代升级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

美国财政部首次允许国内的银行和联邦储蓄协会可使用公链和稳定币进行结算,甚至能直接使用公链来验证、存储、记录和结算支付交易;

DeFi市场持续稳定发展,总锁仓量已超过650亿美元;

NFT热潮引发巨大关注,拍卖纪录被一次又一次刷新,NFT代币总市值也正在近100亿美元。

从「账面数字」上看,加密货币市场似乎发展的还算不错,但实际上,在区块链基础设施方面其实并未跟上行业快速增长的步伐。就拿以太坊来说,区块大小限制、高昂的gas费、缓慢的确认速度、以及网络带宽已经损害到一些项目在以太坊上的发展。在2020年夏季的DeFi热潮里,令人咋舌的矿工费司空见惯,巨鲸“垄断”着DeFi大额交易攫取大量收益。不仅如此,铸币、NFT购买等复杂的智能合约部署异常困难,有时甚至需要支付超出过去十倍之多的以太坊矿工费(或是等待数天时间)才能完成一笔交易,导致普通散户根本无力承受小额交易成本。不仅如此,就区块链行业现状而言,与早期不得不使用终端和基于文本工具的互联网非常相似,如今区块链因为缺少基础设施导致许多应用无法被大规模用户使用。即便选择走多链共存路线,同样很难承载如此之大的交易与生态应用,而多链操作的复杂度有时甚至令人厌烦,很容易导致用户流失。举个例子,对于那些刚刚入场的DeFi“小白”用户而言,他们必须先完成交易所KYC,然后购买ETH、安装钱包、写下助记词,再去学习什么是gas、如何发送交易等等,而这还仅仅是在以太坊上操作,如果想要使用其他区块链,就不得不重复所有步骤。虽然许多人将希望寄托在以太坊2.0和二层解决方案上,但现实情况似乎总是“慢半拍”,以太坊2.0全面升级可能需要数年时间(最近开发者社区更是为了EIP-1559吵得不可开交),不同二层解决方案在实现机制上千差万别,实际应用(尤其是重资产类型的应用)对于资金安全的要求更苛刻,基本上很难成为一劳永逸的办法。毫不客气地说,随着加密行业迅猛发展和近期牛市行情,区块链基础设施仅靠以太坊“一枝独秀”已经很难承担重压,这也刺激了一批公链项目“趁机”杀入这片红海,尤其是像Heco、Nervos、Tendermint、Avalanche等公链,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无疑是获得Andressen Horowitz(a16z)、Polychain Capital等一众知名风投支持的可互操作区块链Avalanche。

从共识机制入手破解标准桎梏加密行业一直探索在不同区块链之间实现互通,但由于市场竞争过于激烈,许多公链往往会设置“围栏”各自为战,结果导致资产、dApp 产品以及用户之间的交互变得越来越困难。不仅如此,不同区块链的标准也各不相同,想要在两条或多条区块链之间现实互操作几乎不提可能,割裂性也变得越来越严重。之所以标准不一,主要是因为不同区块链选择的共识机制存在差异,现阶段,区块链领域里最主要的就是经典共识和中本聪共识,经典共识则具备高速、规模性以及节能的优势,中本聪共识则具备去中心化、鲁棒性的优点。为了尝试融合共识机制,2018年康奈尔大学教授Emin Gün Sirer、计算机学者Kevin Sekniqi 、Facebook Libra协议HotStuff共识第一作者Ted Yin创立了Avalanche雪崩协议,而Emin Gün Sirer在协议构建过程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Emin Gün Sirer是一名土耳其裔美国计算机科学家,他在普林斯顿大学获得本科学位,并在华盛顿大学完成研究生学业,并于2002年获得了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2003年,Emin Gün Sirer发布了Karma系统,也是世界上首个基于工作量证明进行分布式铸币的加密货币系统。事实上,Emin Gün Sirer是少数发现比特币共识机制存在问题的加密专家,为此他专门撰写过一篇论文《多数还不够,比特币的挖掘是脆弱的》(Majority is not Enough, Bitcoin Mining is Vulnerable),其中阐述了自私挖矿攻击,并提出比特币扩容解决方案Bitcoin-NG和比特币安全解决方案Bitcoin Covenants——所有这一切,都为Emin Gün Sirer打造Avalanche雪崩协议打下了坚实基础。作为一个基于随机抽样和亚稳态决策的全新协议,雪崩协议实现了经典共识和中本聪共识合并,在验证信息的过程不需要和全网节点比对,只要随机选择N个节点中的多数人即可,然后整个网络的节点一直重复此过程。这种节点间的验证形式,就像高山上的雪球滚落一样,会越滚越大且越来越快,因此在去中心化网络的基础之上更具规模性、安全性和高速性。正是基于Avalanche的全新共识, Avalanche雪崩协议(代币为AVAX)作为一个开源平台,是由Avalanche共识驱动的全新的公链。实际上,相比于比特币、以太坊等其他公链,Avalanche还能实现更高性能、安全性和效率,我们在下表中再做一个比较:Avalanche 能在大约在一秒钟内完成交易,每秒清算数千笔,这使得大批量的 P2P 支付和资产转移成为现实。可以说,独特的共识协议所带来的网络高性能以及创始人光鲜亮丽的背景和专业能力天然赋予了雪崩协议明星光环,更破解了标准桎梏,使其成为区块链和加密货币行业关注的焦点。

从互操作性入手破解链间桎梏事实上,目前存在的很多加密资产并没有高效的交易方式,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在不同的链上发送和接收加密资产,需要用户使用多个钱包并了解两个完全不同的区块链,这对用户来说可能不太友好。在不具备良善的互操作性的基础下,区块链世界就会失去很多可能性,更不要说实现链与链之间的价值无缝转移了。毫无疑问,互操作性可以让区块链变得更加有效和实用,以Avalanche为例,Avalanche上的所有东西都可以被看作是它的一个子网,子网是一组动态的验证器,它们共同合作,就一组区块链的状态达成共识。每个链都是子网的一部分,目前Avalanche主网包含三个区块链:1、平台链(P-Chain):Avalanche上的元数据链,协调验证器,跟踪活动子网,并允许创建新的子网,实现Avalanche支持的雪人共识协议。2、交换链(X-Chain):Avalanche上默认的资产链,可以创建新的资产,在资产之间进行交换,以及跨子网转移,实现Avalanche共识协议。3、合约链(C-Chain):Avalanche上默认的智能合约链,可以创建任何兼容Ethereum的智能合约,同样实现Avalanche支持的雪人共识协议。这三个链结合在一起,支持各种区块链元素自行组合和定制,能让任何人部署适合自己应用需求的“自定义”区块链,将任意复杂的规则集的资产数字化,而这其实不正是互操作性的要义吗?你会发现,不管是比特币、以太坊、还是其他公链,互操作性本质其实都是一样的,比特币用户可以待在比特币区块链上,以太坊用户可以待在以太坊区块链上,其他区块链用户分别待在各自区块链上,Avalanche并不是要强制打通这些链,而是通过理解不同区块链后,将它们融入到子网,在这种情况下,以太坊用户、比特币用户、以及其他任何一条区块链用户不需要做任何事情即可实现互操作。最近就有一个互操作性的典型示例:今年二月,一群开发人员就在Avalanche和以太坊区块链之间构建了“桥接机制”(bridging mechanism),允许DeFi用户在这两个生态系统之间转移资产,这意味着Avalanche成为了以太坊用户的“交易处理替代平台”,他们可以利用时间更短、费用更低廉的Avalanche来处理交易,实现区块链生态系统互补。对于以太坊区块链上的DeFi用户来说,他们所有交易都能在自己熟悉的以太坊钱包上完成,无需考虑底层“桥接机制”,使用体验和原生以太坊应用其实是没有任何区别的。

总结随着新冠病毒疫情阴霾逐渐散去,人们对2021年充满了更多希望和期待。对于公链项目而言,都希望能在可操作区块链红海中杀出一条血路,虽然公链领域竞争激烈,但Avalanche却利用独特的互操作性特征找到了一种“共存之道”,他们并不想、也不会与以太坊或其他公链为敌。正如前文所提,Avalanche为加密社区提供了一个可以轻松转移资产的ETH桥梁,更多地扮演了以太坊社区“好朋友”的角色——据悉,目前用户已经从以太坊转移了超过1亿美元的资产到Avalanche。未来区块链之间一定会通过互操作形式连接在一起,不仅仅是让一条链上的资产转移到另一条区块链上,而是要构建一条数据、应用、服务、以及底层协议的通路,从这个角度来看,Avalanche更像是为区块链实现可操作性提供了一个完美入口,而当大门打开之后,我们肯定会看到一个充满星辰大海的新世界。